APP下载

新时期的文化创新

2019-01-14张耘铭

魅力中国 2019年47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传统

张耘铭

(中共桦川县委党校,黑龙江 佳木斯 154300)

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人类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也是这种发展进步在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标志。广义的文化概念,即所谓的大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精神文化是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

(一)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二)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其中一方面,是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二、文化创新的作用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民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在当今的社会竞争中,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文化发展的基础在传承,关键在于创新。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灵活的创新,那么丰富的文化资源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传统文化的创新,首先要转变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并迎合时代的特征,适当对传统节日进行改造。其次要创新传播方式。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的传播不能局限于以往的文字和图片,要将目光放在当下能吸引大众眼球的影视上。因此,可挖掘文艺创作者,通过将文化元素植入影视作品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最后要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不断充实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让文化融入生活,充分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而在当前的社会中,传统文化面临着被曲解或淡忘,被洋节挤兑,失去原有意义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对传统文化的思想认识不足,出现“异化”和“物化”现象。二是传统文化缺乏深度挖掘和保护。三是传统文化未紧跟时代发展,内容和传播形式过于老旧。四是外来文化如韩流以及好莱坞大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三)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灿烂多姿,是几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先辈传承下来的珍贵遗产。因此,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是需要提高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思想认识。比如,通过采取开展讲座,在重大节庆日开展节日习俗宣传等形式,引导民众重新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二是需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力度,也即是深度挖掘出文化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政府要建立文化保护制度,对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三是需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将传统文化的学习纳入到教育的各个阶段,并通过对文化内容的丰富,让民众从被动学习转成主动学习。

三、文化创新的途径

(一)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一方面,不能离开文化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中。

(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各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四、坚持正确的文化创新方向

(一)对于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我们要让中华文明之光世代照耀、悠久文脉永续流传,就要不断进行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创造当代中国的新经典、新传统。新传统是根植于民族文化母体的杰出创造,烙印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符号,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新传统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再次创新,是对传统内在精神的深刻洞悉与把握,以新的方式传递和实践传统精神所进行的文化创造;另一个是源于当下实践需求的创新,即从传统中汲取观察世界、把握现实的方法,结合对当下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体察,形成富有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成果。

(二)优秀文化传统都是由体现不同时代精神和艺术高度的经典所组成,历史文脉就是由每个时代所产生的相互连接、彼此贯通的经典所构成。在经典的序列中,每个历史阶段中的经典相对前一个阶段而言都是新经典,新经典必然会影响后世的文化发展而成为新传统,无数新传统的诞生、延续与集合,形成了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底色与根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是要在全球化语境中创造当代中国的新经典、新传统,以此构筑能被世界理解和接受的中国话语,铸就富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国家形象。

我们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传统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