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扫描对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分析

2019-01-14张欣林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南地医院辽宁本溪11702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8期
关键词:诊断率低密度囊肿

张欣林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南地医院 (辽宁 本溪 117021)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CT扫描对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从到本院进行疑似肝占位病变检查的患者中,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选取100例患者作为本次鉴别诊断效果的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在其他基础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全部进行肝脏CT扫描检查,并且医生将对100例患者的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将病理活检的诊断结果作为参照的基础,将100例患者的CT扫描诊断结果与病理活检的诊断结果进行科学的比较,统计出CT扫描对于肝占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进而判断出肝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的例数。结果:利用CT扫描来诊断肝占位病变情况的敏感度为95%、特异性为86%、准确性为97%、阴性预测值为75%、阳性预测值为97%,和病理活检诊断结果相比,其相符性较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对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能够有效地区分肝脏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

在医疗领域中肝占位病变的种类包括很多种,比如说:原发性肝癌、肝细胞腺瘤、肝海绵状血管瘤、继发性肝癌、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以及肝囊肿等[1]。这些肝脏病变的原因都不同,他们具有不同的病理特征和病情来源,患者诊断出这些病情后产生的临床症状也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诊断的过程中所依照的体征表现都是比较类似的,容易使诊断医生出现病症混淆的情况,主治医生只有给出确切的病情鉴别诊断结果,才能够为患者制定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促进病情的快速改善[2]。本文就CT扫描对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做出研究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2月到本院接受肝占位病变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共100例患者。100例患者的年龄在28~79岁的范围内,平均(53.5±5.8)岁,其中男患者共56例,女患者共44例。通过病理活性诊断验证出有88例患者出现了肝占位的病变情况,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8例、转移性肝癌患者6例、肝血管瘤患者51例、肝硬化伴结节性肝癌患者7例、肝脓肿患者16例。这88例肝占位病变患者的病灶直径在6~121mm的范围中,平均(63.5±30.2)mm。100例诊断患者的其他临床资料、诊断结果均进行严密的保存。

1.2 方法

为100例疑似肝占位病变的患者进行CT扫描,本院选择NeuViz128螺旋CT扫描仪进行扫描。首先为患者进行腹部肝脏区域的局部平扫,CT扫描仪准直宽度12880.625,建像视野360mm,旋转时间0.6s,螺距0.90,图像厚度5.00mm,图像间隔5.00mm,然后收取患者的体内局部图像。增强扫描采用三期,对比剂注射剂量为1.5mL/kg的碘佛醇,使用OptiVantage™DH双头高压注射器,速率为2.5~3.0mL/s,三期时间窗为:动脉期20~35s、静脉期60~75s、延迟期为180s。将收获到的患者肝脏图像进行数据传输和整合,利用三维立体软件进行重建。然后2名主治医生对患者的扫描图像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1.3 鉴别诊断效果观察

1.3.1 原发性肝癌

CT平扫:病灶多表现为低密度,较大时常出现囊变坏死而密度不均;少部分病灶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CT动态增强扫描时,典型表现为对比剂“快进快出”,有部分病灶可呈花斑样或“结中结”的强化表现。假包膜较具特征,可有血管侵犯,脂肪变性等。

1.3.2 继发性肝癌

CT平扫:大多数病灶为低密度,以多发小病灶为特点,多呈类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形,增强CT表现:动脉期病灶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实性部分强化,但强化程度低于周围肝实质,动脉期病灶部分强化或整个病灶强化,门脉期表现为低密度,边界清楚,但仍可见周边强化,转移灶也可呈囊样病灶,“牛眼征”为肝转移瘤典型表现。

1.3.3 肝海绵状血管瘤

CT平扫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多呈结节状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强化区域逐渐向中心扩大,并直至病灶大部分或全部呈稍高密度或等密度充填,部分小的血管瘤可表现为动脉期即全瘤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仍持续强化,则为肝海绵状血管瘤。

1.3.4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若CT平扫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呈高密度,门脉期及延迟期等同于正常肝实质,中央瘢痕可见延迟强化,则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1.3.5 肝囊肿

若CT平扫出现低密度圆形区域,边界光滑,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无强化,则可诊断是孤立性肝囊肿还是多发囊肿。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CT扫描诊断率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s),计算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利用CT扫描来诊断肝占位的病变情况,具体鉴别诊断结果如下:CT扫描诊断肝占位病变的敏感度为95%(95/100);CT扫描诊断肝占位病变的特异性为86%(86/100);CT扫描诊断肝占位病变的准确性为97%(97/100);CT扫描诊断肝占位病变的阴性预测值为75%(75/100);CT扫描诊断肝占位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97%(97/100)。与病理活检结果相比较,CT扫描对肝脏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率为94%、良性占位病变的鉴别率为96%。本次研究结果差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我国肝脏的疾病谱中,肝脏良性占位病变包括:肝血管瘤、肝囊肿、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等。肝脏恶性占位病变包括: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等。肝占位病变会导致患者肝脏周围的血管组织受到压迫,损伤肝细胞功能,因此需要尽早诊断出该疾病的准确情况[3-4]。肝占位病变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情况非常类似,因此常常会出现混淆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利用CT扫描对该疾病进行准确的筛查。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影像技术不断的得到优化,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采用CT扫描的方式来进行病症的诊断鉴别,促进了这项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肝占位病变诊断鉴别的过程中,使用CT扫描诊断的准确性比较高。并且利用CT扫描能够得到准确的图像数据,然后医生根据这些图像进行病症的分析,从更加全面的、多角度的方面去判断病情,促进肝占位病变鉴别诊断率的提升[5-6]。

总而言之,CT扫描对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能够有效地区分肝脏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

猜你喜欢

诊断率低密度囊肿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基于低密度网格覆盖分析的重访星座优化设计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低密度脂蛋白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