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改革与探索*
2019-01-14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传统知识以讲授为主,缺乏思辨和融会贯通
由于幼儿师范专业的学生普遍学习主动性较差,传统的幼儿语言活动指导授课过程主要围绕课程大纲设定的模块,以教师讲授为主,侧重每一类活动的概述和教案设计。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能识记知识点,但是对于教学活动设计的灵活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对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题材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还不够。
(二)学科孤立存在,缺乏领域间的融合
幼儿师范学校因学情所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方面一直采用分科教学,将教学模块细分为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六大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虽能较为系统地学习各学科知识,但很容易将几大教学模块割裂开来。此外,掌握不同教学法的教师往往在讲授时“各自为政”,没有引导学生围绕语言领域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很难打通学科间的知识点,达到语言领域和其他领域知识点的融会贯通。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形成分科教学的思维定式,不符合现阶段幼儿园进行的模块整合课程的课程观。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依据考纲要求,整合重点模块,开发校本教材
幼教专业的学生应了解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概况,具有设计和组织语言活动的能力,并能对开展的语言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在组织幼儿语言活动的过程中要呈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能够在尊重幼儿、以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基础的前提下完成保教目标;在剖析大纲、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学期重点模块:文学作品活动(故事活动、诗歌活动)和讲述活动。
例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故事活动的第一、二课时都是围绕幼儿文学中故事的选材和分析进行复习回顾。课程开发团队应缩减此部分课时,在与幼儿文学课程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增加故事活动设计和组织的课时,以此形成有针对性的、对课堂教材有所延伸的校本教材。
(二)重视核心素养,打破分科界限,整合五大领域
首先,教师要打破分科教学的思维禁锢,熟悉每一类教学法中每个专门活动的实施要点,知晓五大领域活动的核心经验。其次,教师要关注幼儿语言发展的核心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学科内容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教学策略知识。
例如:在进行诗歌活动时,如果仅仅带领幼儿朗诵诗歌,活动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学生首先要清晰地认识到诗歌活动的核心经验是多种方式诵读和仿编,其次要吸引幼儿的兴趣,最后可以从诗歌活动迁移到其他领域。在此过程中拓宽学生思维,丰富学科知识和教学策略,整合各领域知识为一体,做到在设计活动时游刃有余。
(三)改进教学方法,借助信息化手段,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用传统的讲授法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活动设计的理论知识,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反复练习。例如:教师课前借助信息化软件“蓝墨云班课”发布任务,学生课前能够在观看某幼儿园中班示范课《小老鼠的魔棒》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故事活动设计的一般模式;课中通过教师讲授故事活动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的要点了解基本知识点,紧接着以PBL教学中的问题导向模式开展小组讨论,突破难点“如何巧妙提问”;课后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巩固核心要点,活动设计学习在第一阶段完成。在第二阶段中,教师用文本分析法帮助学生分析语言活动设计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教学活动设计范例,学生形成规范教案并分组进行试讲。
(四)校企合作,送教入园
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下园时机是在每个专题结束后能够有针对性地见习。例如:在学期初,教师可以在重点专题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下园进行语言活动观摩课学习;在学生设计和组织完语言活动后,可以采取奖励机制,挑选每个专题活动试教优秀的前三名同学“送教入园”,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进行模拟。学生在幼儿园组织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后,邀请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评价,并录制语言教学活动和点评视频上传至“蓝墨云班课”、班级QQ群等平台,方便更多的同学观摩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课堂搬入了幼儿园,学生不仅可以聆听一线教师“接地气”的评价,而且能现场咨询试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