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

2019-01-14河南师范大学李心园

家长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教师应文本课文

□河南师范大学 李心园

小学阶段特别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吸收和储存,强调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在阅读中,小学生可以收集到大量的知识,还能增长见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情感,获得勇于表达自己的自信。在新课程标准中,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有不同的目标,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所要求达到的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根据阅读能力发展的规律,采取合适的阅读教学策略,给予其指导和帮助,应积极探求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逐渐使阅读成为小学生学习、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接下来,本文将围绕阅读能力的含义与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阅读能力的含义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对书面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以及顺畅地完整地阅读文章所具备的本领,它主要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活用能力和阅读技巧等方面,它也侧面影响着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思维判断能力、审美能力、感悟力以及自学能力等一些在学习、生活中所必需的能力。

总之,阅读能帮助我们获取新知识,通过阅读,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接触到古今中外的名家著作、名人思想,在这个信息爆炸、自媒体疯长的社会,阅读依旧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主要手段。

二、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优势学科之一,阅读水平的高低可以明显地体现出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强弱。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为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一)能够提高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阅读有助于小学生熟悉文本内容,并且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深度拓展和拔高知识。可以清晰地看到,通过培养阅读能力,小学生不仅能够快速掌握新知识,提升语文学科的考试成绩和学科素养,提高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小学生对数学、英语等其他科目知识的理解,从而构建一个知识网络,跟得上课堂的进度。例如小学数学中有许多专业术语、解题使用的公式和步骤等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所有这些都要求小学生具有高水平的阅读能力和领悟力,在小学生自己内化、理解知识后,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二)能够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阶段,通过阅读成篇的文章来学习词语和句子,联系上下文更容易理解和体会那些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晦涩的词汇,还可以在阅读各类文章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重、难点知识,并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储备到更多的语言材料,从而在以后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能快速地把这些词语和句子在脑子里调出来,使自己的语言表达起来更加生动、流畅、有条理,容易让人理解,帮助小学生大胆开口说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见解,更好地与人沟通。

(三)有利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读是吸收,写是输出。通过阅读,小学生能够整理出各类信息,然后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内容。据观察,如果小学生不爱读书、不读好书,阅读能力较差,那么在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时就会感到很吃力,难以写出好文章,这将大大减退小学生的写作热情,随之语文学习水平就很难提高,极大地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乃至今后的学习之路。因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多读好书、读有意义的书、读整本的书,从而使小学生在阅读中增加词汇量、积累情感体验,促进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并能够通过语言文字传达自己的真实感想。由此可见,在阅读中既能积累知识又可以运用知识、发展写作才能,既能迁移仿写又能实践创新。

(四)有助于小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然而通过阅读来收集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却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是电子材料作为另一种阅读资料更多地出现在人们身边,人们在手机上、电脑上就能查找到海量的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不单纯依赖纸质的书本。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阅读的方式,阅读能够为人类提供80%的知识和信息,可以发现只有具备较高水平的阅读能力者,才能在快速浏览中提取关键词和关键信息,获取到更多有效的信息为己所用。小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储备大量的间接知识和经验,吸收大量的信息,有利于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综合分析遇到的问题,从而使之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让人变得更加睿智、缜密。

三、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环节,也是语文学科考试中少不了的一大块,提高阅读能力是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必不可少的法宝之一。基础教育阶段的阅读教学是为了小学生能够自主阅读而奠定基础的,此阶段的语文教师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力量,教师应以读书训练为重点,根据各类文本的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创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读书,积极发挥阅读主体性。

(一)合理创设阅读情境,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应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合理地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根据上下文内容创设情境,使小学生融入其中,深刻理解、体会文本。例如语文名师窦桂梅在讲名著导读课《三打白骨精》一课时,首先通过学生背诵古诗导入课文,再结合动画片版的《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片段把同学们带入到本文的特定氛围和情境中,加上窦老师那惟妙惟肖的语言让学生即刻切身感受到小说中描写的环境、情节和人物特点,引导小学生想象文本内容并进行朗读,使学生在脑海中树立起每个人物的鲜明形象,在阅读过程中对小说的结构、表现形式也有了清晰的认识。

(二)利用提问,培养小学生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在设计阅读教学时,为了引导小学生熟悉文本细节和情感,教师需要根据课文提炼出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使小学生的鉴赏和评价文本的能力有所提高。在问题设置上,教师应特别注意明确主次问题,主要问题直指三维教学目标,引导小学生对课文主旨、情感态度的探究和欣赏,感受文字的精妙和情感的抒发;次要问题作为补充的成分,促进教学目标层层递进地完成,最终在两者的配合中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三)教授阅读技能和方法,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技巧

教师应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一套属于自己且适合小学生的完整的阅读教学方法,精确地把握小学生完成阅读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应着重向小学生传授跳读、精读、默读等一些阅读技巧。例如精读法,教师引导小学生由简单到繁杂、由表面到深层次地阅读课文,仔细研究文中有价值的内容,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小学生集中精力,把各种感官调动起来,边读边思考边做笔记。

(四)将课内、外阅读联系起来,扩大小学生的课堂阅读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扩展新资源,让学生创新性地理解教学内容,在教授课本的基础上增加与文本相似的课外读物,强化课内外读物的联系。例如在讲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可适时引入与周恩来总理相关的其他文章,比如《一夜的工作》《周总理借书》等,这种结合课文的引入阅读,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阅读途径,易调动小学生在课下也能找文本来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教师不仅要明白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更要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探寻科学的且符合小学生实际情况的阅读策略,提升小学生对阅读的喜爱度,最终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猜你喜欢

教师应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背课文的小偷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背课文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