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2019-01-14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刘玉娥

家长 2019年21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自卑动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 刘玉娥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人类真正的健康已不再仅仅指身体、生理方面的健康,同时还应包括心理方面的健康。因此,在高中阶段肩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命的班主任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高中生在心理发育方面还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的状态,心理压力大,承受着来自高考、人际交往、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班主任教师应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并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和排解,实现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

一、高中阶段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一,自卑、抑郁。自卑、抑郁在现阶段的高中生活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最主要的心理问题。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的接触也日益增多,但是由于高中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波动较大,对于社会信息的处理缺乏准确性,从而会产生不正确的自我认知,逐渐形成自卑、抑郁的心理问题。

第二,焦虑、易怒。高中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高考,家庭、学校及社会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当遇到考试成绩不佳、考试发挥不正常的现象,学生焦虑、易怒的情绪就会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三,自私、狭隘。高中生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中成长的,这样的家庭环境,很容易使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虽然在长期的学校教育中,其社会价值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但是在一定的竞争环境中,其自私、狭隘的心理还是会得到突出的表现。由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人际交往,逐渐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二、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第一,充分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以言传身教进行正确的引导。班主任教师应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更应倾注更多的关注和精力,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应注重自身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专业教学素质的提升,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展现较高水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手段,以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分析和心理干预;应在工作中积极进行自我心态的良好调节,时时处处向学生展现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并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心理和坚韧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二,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其心理情绪也不稳定,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细致观察,并通过频繁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其次,班主任教师为提高与学生的沟通效率,还应注重改善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只有对学生倾注更好的关爱和尊重,才能走入学生的内心,获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从而更加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动态。最后,应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及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同时,还应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使家庭教育成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助力和补充,共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结语

总之,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班主任只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努力,就一定能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自卑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国内动态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动态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