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疆科研共同体:探寻台作行动研究之路*

2019-01-14林冬梅田海青

江苏教育 2019年94期
关键词:南疆研究者高校教师

林冬梅 田海青

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1]目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有自我学习、团队协作、听课评课、讲座、短期培训和行动研究,主要的模式还是“培训指导”。而高校研究者以理论进修、出国访学为主,基础教育教师则以听专家讲座、同行研讨、教学观摩为主,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之间未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高校教师和基层教师之间建构合作行动研究共同体,使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结成伙伴关系,一方面,丰厚了高校教师理论建构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基层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新路径、新境界。在南疆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教师的合作行动研究中双方凝结出教师共同发展的智慧结晶。

一、合作行动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路径

(一)合作行动研究理念阐释

勒温是行动研究的先驱,他首先提出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最主要特点是教师自愿参与。[2]在参与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反思与合作解决问题。合作行动研究是高校研究者、教师、学生或者同事之间在行动过程中自愿参与并充分合作的一种研究实践。王蔷认为合作行动研究是“在反思的基础上,研究者一起讨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数据,给出结果”[3],合作行动研究是在职教师的自我发展模式,该模式针对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合作行动研究可以是高校教师和基础教育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同级教师之间的合作。教育部原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指出:“教师教育事业是大学的使命,职前职后一体化势所必然。”[4]在从小学到高中的英语学科教学中,南疆教师在教研能力和知识结构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师资教育需求非常迫切。师资教育的方式可以采取专业培训或者同行研讨,但是最有效的方式却是行动研究。2014年教育部出台“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指出高校应与基础教育教师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机制。

(二)南疆合作行动研究的必要性

1.南疆高校研究者和基础英语教师优势互补。

高校研究者走出理论建构的象牙塔,与基础教育英语教师展开合作行动研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而与高校研究者的合作行动研究是提升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制定校本培训计划,高校研究者可以采取专题报告或者学术研讨等方式对基础教育英语教师进行指导,也可以促成国外相关友好高校教师与基础教育英语教师合作,利用寒暑假时间专题学习国际先进技术与经验。

2.合作行动研究促进南疆基础教育英语教师专业成长。

行动研究不仅能够促进南疆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育理论创新,也能促进南疆基础教育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对职前教育的有效补充和职后教育的专业延续。

3.合作行动研究促进南疆基础教育英语教师反思性研究。

反思是合作行动研究的核心,教师的反思性研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同伴的关心、鼓励中不断推进的。其前提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合作行动研究之前,教师往往进行单向度的反思,往往注重寻找客观原因,容易忽略主观问题。合作行动研究中的反思内容一般涉及:为什么失败,失败的原因,有待提升的方面,怎样出色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双方协作与专业支持中加强自我批判式的理性反思更能提高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质量。

4.合作行动研究促进南疆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的文化融合。

南疆高校和中小学文化融合度有待加强,高校注重理论的学术性价值,而中小学重视理论的可操作性,这种价值冲突以及高校的学术强势,导致中小学教师在学术理论建构过程中被湮没,没有足够的发言权。合作行动研究促使高校研究者和基础教育教师充分合作,有利于弥补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的文化落差。合作行动研究方式有课堂研讨与精品课程学习相结合,案例分析与讲座相结合,实证主义取向的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等。这些合作行动研究的方式打破了双方之间的文化的隔阂,弥合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得大学与中小学在教书育人的共同价值层面实现了文化融合。

5.合作行动研究促进南疆高校与基础教育教师的创新能力。

思维的火花、新奇的想法,往往都来源于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与融合。双方的合作行动研究,推动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在反思问题、分析问题时产生更强大的创新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课程改革理念落地、专业理论深化,最终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成为受益者。

6.合作行动研究促进基础教育英语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升。

合作行动研究有效提高了基础教育英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利用教育现代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艺术的能力。在高校教师的理论指导下,基层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合作行动研究的角色定位与实践方法

(一)角色定位

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是“教学文化的创造者,学生人格的促成者”。[5]教师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教书匠,而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根课堂实践经验的研究型教师,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南疆高校研究者和基础英语教师之间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双主体伙伴和互相帮助的双向滋养的关系。高校研究者不再是单一的角色,而是鼓舞者、示范者、协同者和帮助者。高校研究者传授给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发展思路和研究策略,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帮助基础教育英语教师产生教育智慧,形成适合自己的专业灵魂,从而创立新型教研共同体。

(二)实践方法

科研方法的落后是阻碍基础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合作行动研究采取的文件档案、访谈、观察、录音、日志、教学观摩等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研究能力。通过集体备课研讨、案例教师试讲、同行及专家评课等形式可以有效支持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基础教育英语教师还可以以课例为载体研究个人已有经验,以及课例的设计和学生行为,通过同一课例的反复研究探讨实现专业成长,在反复打磨的过程中尤其要强调个人反思,在错误中反思,在改善中成长。

三、合作行动研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一)合作行动研究面临多方面问题

基于南疆教育基础与发展现状,合作行动研究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

1.研究与教学脱离。

部分基础英语教师认为南疆高校教师做访谈只是被利用收集数据完成论文,高校教师职位得到晋升,而对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实际教学没有任何帮助,自己只是被利用的对象。合作行动研究被认为是权力的附属品,是上级教育部门分配给下级的任务,最后基础教育英语教师以东拼西凑的论文囫囵过关,对实际教学没有实质性作用,反而延误专业学习与教育教学的时间。

2.缺乏文献资源。

据访谈得知,很多基础教育英语教师不知道如何获取文献,更不了解什么是知网,很多基础教育学校没有配备图书馆,材料获取的方式贫乏。

3.承受巨大压力。

基础教育英语教师师资比较匮乏,他们本身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就重,尤其是班主任或带毕业班的教师,还有很多非教学任务占据大量时间。同时,行动研究是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会遇到各种困难,容易使教师信心受挫,失去研究的热情。

4.缺乏有效沟通。

部分高校研究者轻视基础教育实践工作,在合作中往往居高临下,有一种优越感,沟通时很难平易近人,有些基础教育教师对高校教师只有仰视,联系也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很少面对面沟通,这样缺乏黏性的合作最终的效果差强人意。

5.研究机构稀缺。

高校教师做研究大部分都是以个人为主体,往往带有比较强烈的个人学术色彩,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地投入到推动基层教育教学实践中。基础教育英语教师做研究的兴趣不高,没有形成普遍意义上的团队式研究氛围,相应的研究机构匮乏。

(二)解决策略

通过转变思想观念、提供机制保障、建设资源平台、组建权威机构等可以形成合作行动研究支持系统,有效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融合发展。

1.转变思想观念。

帮助基础教育英语教师认识到她们同高校研究者都是行动研究的主体,双方并非单向的传授关系,而是才智与经验的动态交互,是平等合作、互相帮助、教学相长的关系,“双主体的关系”[6]。教学工作不分贵贱,学术研究和基础教育实践工作同等重要,南疆高校教师应当秉持学术交流与服务的理念,与基础教育学科教师开展面对面一对一合作,或者以小组合作与网络联系相结合等方式推进合作行动研究。

2.提供机制保障。

南疆高校研究者和基础教育英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时间和精力,基础教育英语教师的工作繁琐而沉重,高校研究者除了日常教学之外还有大量科学研究工作。因此,机制建设是推动合作行动研究的基础性保障。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管理者应把参与合作行动研究的教师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来激励教师,从而激发教师专业研究动力。高校在管理机制上也要将对基层学校的科研指导效果纳入教师考核标准体系。

3.建设资源平台。

基础教育学校应配备图书馆,为教师提供专业图书资源,加强网络资源建设,提升教师网上获取专业资源的能力。

同时,应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涵盖歌谣、游戏、案例、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内容。高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基础教育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基础教育英语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高校教师的帮助下开展反思性教学,促进基础教育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4.组建权威机构。

南疆高校应该建立权威的学术研究机构,方便合作行动研究的沟通、协调与管理。基础教育学校可以以学科或者年级为单位建立研究机构。双方科研机构可以加强有效合作,为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和高校理论建设提供双向支持。

猜你喜欢

南疆研究者高校教师
南疆木棉红似火
新时代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途径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南疆最美是春天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马振声书画作品
南疆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