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生八笺》精选

2019-01-14高濂

养生月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月令令人

(高濂)

《千金月令》曰:“二月二日取枸杞煎汤晚沐,令人光泽,不病不老。”

《云笈七签》曰:“社日饮酒一杯,能治聋疾。杜诗:为寄治聋酒一杯。”

《月令》曰:“春分后宜服神明散。其方用苍术、桔梗各二两,附子一两,乌头二两炮,细辛一两,捣筛为散,红绢囊盛之,一人佩带,一家无病。若染时疫者,取囊中之药一钱,新汲水调服,取汗即愈。”

“二月以后,当多服袪痰之药。风劳之疾每起于痰,人能先令痰有疏导,则病可庶几。”

“是月上丙日,宜洗头发愈疾,效。上卯沐浴,去百病。”

“是月二十五日,天仓开日,宜坐圜,入山修道。”

《云笈七签》曰:“二月八日沐浴,令人轻健,初六日亦同。”

《玄枢经》曰:“是月上卯日洗发愈疾。”

《玄枢经》曰:“是月初八日,乃佛生日也。”周建子,以子月为岁首,是以十一月为正月也。庄王九年四月初八日,释迦生,以子至卯月,是今二月也,二月八日为佛生辰无疑。今不知者不考岁首建支,犹以四月为成规,何其谬欤!

《灵宝》曰:“是月八日,宜修芳春斋。五日,修太上庆生斋。”

《洛阳记》:“寒食日,妆万花舆,煮杨花粥。”

二月事忌

《千金月令》曰:“二月三日,不可昼眠。”

《白云忌》曰:“二月九日,不可食鱼鳖,仙家大忌。”

《云笈七签》曰:“二月十四日,忌水陆远行。”

又曰:“是月勿食黄花菜、交陈葅,发痼痰,动宿气。勿食大蒜,令人气壅,关膈不通。勿食鸡子,滞气。勿食小蒜,伤人志。勿食兔肉、狐貉肉,令人神魂不安。兔死眼合者勿食,伤人。兔子勿与生姜同食,成霍乱。”

《养生论》曰:“是月行途,勿食阴地流泉,令人发疟瘴,又令脚软。”

“是月勿食生冷,可衣夹衣。”

“是月雷发声,戒夫妇容止。”

“是月初四、十六日,不宜交易裁衣。”

《玄枢经》曰:“毋竭川泽,毋焚山林。勿任刑,勿杀生。”

《杨公忌》:“十一日,不宜问疾。”

二月修养法

仲春之月,号厌于日,当和其志,平其心,勿极寒,勿太热,安静神气,以法生成。卦大壮,言阳壮过中也。生气在丑,卧养宜向东北。

孙真人《摄养论》曰:“二月肾气微,肝正旺,宜戒酸增辛,助肾补肝。宜静膈去痰水,小泄皮肤,微汗以散玄冬蕴伏之气。”

《内丹秘要》曰:“仲春之月,阴佐阳气,聚物而出,喻身中阳火方半,气候匀停。”

《法天生意》云:“二月初时,宜灸脚三里、绝骨,对穴各七壮,以泄毒气,夏来无脚气冲心之病。”

“春分宜采云母石炼之,用矾石或百草上露水,或五月茅屋滴下檐水,俱可炼,久服延年。”

《济世仁术》云:“庚子、辛丑日,采石胆,治风痰最快。”

三月事宜

《孝经纬》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言雨生百谷,物生清净明洁也。律姑洗,姑者,故也;洗者,先也,言万物去故而从新,莫不鲜明之谓也。”《乐志》曰:“三月建辰,辰者,震也,言时物动长也。”《纂要》曰:“三月为蚕月,为末春。”

《玄枢经》曰:“是月天道北行,作事出行宜向北方,吉。”

《千金月令》曰:“三月采艾为人,以挂户上,备一岁之灸。”

《四时纂要》曰:“是月三日,取桃花片收之,至七月七日,取乌鸡血和,涂面及身,光白如玉。”

“是月二日,收桃叶晒干,捣末,井花水服一钱,治心痛。”

《岁时记》曰:“上巳日取黍面和菜作羹,以压时气。”

《月令图经》:“上巳日可采艾并蔓菁花,以疗黄病。”

《琐碎录》曰:“三月三日,取荠菜花铺灶上及坐卧处,可辟虫蚁。”

又曰:“是日取苦楝花,无花即叶,于卧席下,可辟蚤虱。”

“是月采桃花未开蕊,阴干,与桑椹子和腊月猪油,涂秃疮神效。”

《琐碎录》曰:“是月羊粪烧灰存性,和轻粉、麻油,可搽恶疮。”

“清明日日未出时,采荠菜花,候干作灯杖,可辟蚊蛾。”

“清明日三更,以稻草缚花树上,不生刺毛虫。”

“是月初三日或戊辰日,收荠菜花、桐花、芥菜,藏毛羽衣服内,不蛀。”

《济世仁术》曰:“三月三日鸡鸣时,以隔宿炊冷汤洗浇瓶口及锅灶饭箩一应厨物,则无百虫游走为害。”

《山居四要》曰:“清明前二日,收螺蛳浸水,至清明日,以螺水洒墙壁等处,可绝蜒蚰。”

《济世仁术》曰:“三月辰日,以绢袋盛面,挂当风处,中暑者,以水调服。”

《法天生意》曰:“三月三日,采桃花浸酒饮之,除百病,益颜色。”

又曰:“清明前一日,采大蓼晒干,能治气痢,用米饮调服一钱,效。”

《济世仁术》曰:“寒食日水浸糯米一二升,逐日换水,至小满,漉起晒干,炒黄,水调涂,治跌打损伤及恶疮,神效。”

“三月三日,采夏枯草,煎汁熬膏,每日热酒调吃三服。治远年损伤,手足瘀血,遇天阴作痛,七日可痊,更治产妇诸血病症。”

“三月三日,取羊齿烧炭,治小儿羊痫寒热。”

《万花谷》曰:“初三日,取枸杞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老。”

“二十七日沐浴,令人神气清爽。”

《本草》曰:“是月上寅,采甘菊苗,名玉英。六月上寅,采梗,名容成。九月上寅,采花,名金精。十二月上寅,采根,名长生。收四味为末,用成日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一钱,一日三服。百日身轻润泽,一年发白再黑,二年齿落更生,三年返老还童。”

《齐人月令》曰:“采何首乌,赤白各半,米泔水浸一宿,同黑豆饭锅上蒸熟,晒干,去豆为末,或加茯苓三分之一,炼蜜为丸,酒下一二钱。百日后,百疾皆除,长年益寿、多子。忌食猪肉、鱼鳖、萝卜。何首乌内,有生如鸟兽并山石形象,极大者,乃珍品也,服之成仙。”

《居家必用》曰:“三月三日取鼠耳草汁,蜜和为粉,谓之龙舌拌,以压时气。即茅香草,俗呼为鼠耳草,可染褐色。”

“三月四月中,采山谷内新长柏叶、松针或花蕊,长三四寸枝,阴干,细捣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常于月之朔望清晨,烧香东向持药入十一丸,咒曰:神仙真药,体全自然,服药入腹,益寿延年。盐汤或酒下。服讫,忌食五辛。若要长肌肉,加大麻、巨胜。要心力健壮,加人参、茯苓。用七月七日露水和丸,尤佳。”

《齐人月令》曰:“是月上辰日,采枸杞,四月上巳日服之。松花酒:取糯米淘极净,每米一斗,以神曲五两和匀,取松花一升,细碎蒸之,绢袋盛,以酒一升,浸五日,即堪服。任意服之。”

《千金方》:“是月入大山,背阴不见日月松脂,采炼而饵之。百日,耐寒暑,补益五脏。”

《云笈七签》曰:“商陆如人形者,杀伏尸,去面黯黑,益智不忘,男女五劳七伤,妇女产中诸病。右用面十二斤,米三斗,加天门冬末酿酒,浸商陆六日,斋戒服之。颜色充满,尸虫俱杀,耳目聪明,令人不老通神。”

“三月上巳,宜往水边饮酒燕乐,以辟不祥,修稧事也。清明一日,取榆柳作薪煮食,名曰换新火,以取一年之利。”

《真诰》曰:“是月十一日拔白,十三日拔白,永不生出。初一初十日,拔白生黑。”

“是月取百合根晒干,捣为面服,能益人。取山药去黑皮,焙干,作面食,大补虚弱,健脾开胃。”

《灵宝经》曰:“是月三日,修荡邪斋。”

“是月初六初七日沐浴,令人神爽无厄。”

《荆楚记》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时有斗百草之戏,亦祖此耳。”

“洛阳上巳日,妇人以荠花点油祝之,洒入水中,若成龙凤花卉状者则吉,谓之油花卜。”

《酉阳杂俎》曰:“三月心星见辰,出火,禁烟插柳谓厌此耳。寒食有内伤之虞,故令人作秋千蹴踘之戏以动荡之。”

《养生仁术》曰:“谷雨日采茶炒藏,能治痰嗽及疗百病。”

《家塾事亲》曰:“是月采桃花未开者,阴干,百日,与赤桑椹等分,捣和腊月猪脂,涂秃疮,神效。”

《万花谷》云:“春尽,采松花和白糖或蜜作饼,不惟香味清甘,自有所益于人。”

三月事忌

“季春之月,不宜用卯日卯时作事,犯月建,不吉。”

《云笈七签》曰:“是月勿久处湿地,必招邪毒。勿大汗,勿裸露三光下,以招不祥。勿发汗以养脏气。勿食陈葅,令人发疮毒热病。勿食驴马肉,勿食獐鹿肉,令人神魂不安。勿食韭。”

《月令忌》曰:“勿食血并脾,季月土旺在脾,恐死气投入故耳。”

《百一歌》曰:“勿食鱼鳖,令人饮食不化,神魂恍惚,发宿疾。”

《本草》曰:“勿食生葵,勿食羊脯。三月以后有虫如马尾,毒能杀人。”

《风土记》:“是月十六日,廿七日,忌远行,水陆不吉。初一、十六日,忌裁衣交易。”

《千金方》:“三月辰寅日,勿食鱼,凶。”

《云笈七签》曰:“是月五日,忌见一切生血,宜斋戒。”

孙真人曰:“是月勿杀生以顺天道。勿食百草心、黄花菜。”

《千金方》曰:“勿食鸟兽五脏,勿食小蒜,勿饮深泉。”

《云笈七签》曰:“三月八日,勿食芹菜,恐病蛟龙瘕,面青黄,肚胀大如妊。服糖水吐出愈。”

《杨公忌》:“初九日,不宜问疾。”

《法天生意》云:“勿食大蒜,亦不可常食,夺气力,损心力。”

三月修养法

季春之月,万物发陈,天地俱生,阳炽阴伏,宜卧早起早,以养脏气。时肝脏气伏,心当向旺,宜益肝补肾,以顺其时。卦值夬,夬者,阳决阴也,决而能和之意。生气在寅,坐卧宜向东北方。

孙真人曰:“肾气以息,心气渐临,木气正旺,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慎避西风,宜懒散形骸,便宜安泰,以顺天时。”

胆腑附肝总论

胆者,金之精,水之气,其色青,附肝短叶下。胆者,敢也,言人果敢。重三两三铢,为肝之腑。若据胆,当不在五脏之数,归于六腑。因胆亦受水气,与坎同道,又不可同六腑,故别立胆脏。人之勇敢,发于胆也。合于膀胱,亦主毛发。《黄庭经》曰:“主诸气力摄虎兵,外应眼瞳鼻柱间,脑发相扶与俱鲜。”故胆部与五脏相类也。且胆寄于坎宫,使人慕善知邪,绝奸止佞,敢行直道。胆主于金,金主杀,故多动杀之气。然而见杀则悲,故人悲者,金生于水,是以目有泪也。心主火,胆主水,火得水而灭,故胆大者心不惊;水盛火煎,故胆小者心常惧。阴阳交争,水胜于火,目有泪也。泪出于胆,发于肝,胆水主目瞳,受肝木之精二合。男子五十,目暗,肾气衰,胆水少耳,可补肾,长于肝。欲安其神,当息纷争,行仁义道德,以全其生也。胆合于膀胱,主于毛发。发枯者,胆竭也;爪干者,胆亏也;发燥毛焦者,有风也;好食苦味者,胆不足也;颜色光白者兼青色者,胆无病也。

修养胆臓法

当以冬三月,端居静思,北吸玄宫之黑气入口,三吞之,以补嘻之损,用益胆之津。

相胆病法

胆之有病,大率口苦,吐酸涎,心中惊恐,若人捕之者。胆实,精神不守,卧起无定。虚则伤寒,寒则畏恐,头眩虚弱,爪发皆枯,目中出泪,膀胱连腰小腹作痛。胆与肝合道,胆有药,治与肝脏同方。

胆腑导引法

可正坐,合两脚掌,昂头,以两手挽脚腕起,摇动,为之三五度。亦可大坐,以两手拓地,举身努力腰脊三五度,能出胆家风毒邪气。

六气治胆法

胆病以嘻出、以吸补之法:当侧卧,以鼻渐引长气嘻之,即以嘻字作微声,同气出之也。去胆病,除阴脏一切阴干盗汗,面无颜色,小肠膨胀,脐下冷痛,口干舌涩,数嘻之,乃愈。

春时逸事探春斗花

天宝中,长安士女春时斗花,以奇多者为胜,皆以千金市花,植于中庭,为探春之燕。

移春槛

开元人家,春时移名花植槛中,下设轮脚,挽以彩緪,所至牵以自随。

系煎饼

江东风俗,于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漏,故李诗:“一枚煎饼补天穿。”

食生菜

晋于立春日,以萝菔、芹芽为菜盘相馈。唐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故苏诗:“青蒿黄韭试春盘。”

戴春燕

荆楚立春日,剪彩为燕以戴之,故欧阳诗:“共喜钗头燕已来。”又王沂公帖云:“彩燕迎春入鬓飞。”

贴“宜春”字

立春日,门庭楣上写“宜春”二字贴之,王诗云:“宝字贴宜春。”

五辛盘

立春日作五辛盘,以黄柑酿酒,谓之洞庭春色,故苏诗云:“辛盘盛青韭,腊酒是黄柑。”

爆竹惊鬼

西方深山中,有人长尺余,喜犯人,犯则病寒热,名曰山臊。以竹着火作毕朴声,山臊惊遁。

饮椒柏酒

《月令》云:“元日进椒柏酒。”椒是玉衡星精,柏是仙药,二物酿酒。是早自幼起进长。

桃符画神

黄帝时有神荼郁垒二神,于朔山东鬼门桃树下,执无道之鬼,缚以苇索,以饲虎。故肖其形于桃板上,置之门户间也。

画鸡贴户

元日,画鸡贴门户上,系苇索插于桃符两旁,百鬼畏之。

画钟馗

唐有虚耗小鬼,空中窃取人物。终南山进士钟馗能捉之,以刳其目,劈而啖之。故当正月图之以厌鬼。

除穷鬼

文公云:“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结柳作车,缚草为舡,载糗与粮一二,揖穷鬼而送之。”

造彩胜

刘臻妻陈氏,于人日作人胜,剪彩或镂金为之。

七种菜羹

荆土人日采七种菜,作羹汤以食之。

造面玺

上元日造面玺,以官位帖子置其中,熟而食之,以得高下相胜为戏笑。

天街观灯

《武林旧事》:“自三月十三日起,至十七日止,满城大小人户,跨街以竹为棚,悬挂彩灯,辉煌映月,灿烂摇星,鼓吹烟火,达旦不绝。”

猜你喜欢

月令令人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
令人惊喜的均衡与成熟 B&W Formation Bar/Bass
“祭”字新解
徽宗朝丰亨豫大的政治理想与月令的文体新变
岩栖幽事
它的样子令人着迷
它们令人着迷
《礼记·月令》生态哲学思想探析
相公,握个爪!
令人匪夷所思的《公平竞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