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研究综述
2019-01-14吉林省延边大学金颖
□吉林省延边大学 金颖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研究概述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美育的关系
美学是研究美并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科学,美学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优秀文化,优秀艺术作品,形成良好的艺术习惯等。小学阅读中不乏一些优美的散文、诗文、古文等,让学生通过阅读发现语言中的美学是小学语文阅读中引入美学教育的初衷。想要发挥小学语文阅读中的美学教育的作用,教师需要认识到美学在阅读中的地位。其中,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是发现美的手段,也是发现美的基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引入审美教育,也是丰富阅读目的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美育的特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美育具有形象性,形象性是指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作品的作家用语言来描绘出来的美学对象,作家采用一些艺术手法赋予文章以形象,是作者对生活的融汇和再现,承载着作家内心丰富的体验和情感诉求,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教师需要引导每一个课堂参与者感受小学语文阅读篇目中的美,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的美育具有情感性,情感性指的是美学教育主要以人的主观情感作为媒介,通过倾诉人的情感来实现美感的传递,在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缺乏审美认知和审美感受就难以开展审美活动,也更不用说审美教育了。加之学生不能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悟阅读篇目中的形象,就难以产生共鸣,更不用说对阅读中美的感悟。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必要性
当前语文教学当中比较关键的问题就是对语文教学中美学教育的探索。一方面,在考试基础上的教育观念引导学校教育规范化和标准化,一些文章被赋予了固定的内涵,学生没有机会去发现文章中的美,课堂氛围也显得不够热情,师生互动少,会带来很多复杂的问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过于重视传统知识层面的教学改革,忽视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审美教育是实现教育改革的关键,也是有效实施新课标改革的必由之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审美教育,有助于对语文教学实践进行良性引导,让语文教育步入正轨。当前,我国的新课标改革决定了教师需要在语文课程教育中进行合理有效的审美教育,应当持续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性,以此来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审美教育认识不足
在具体的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过度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对求学者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如果教师缺乏对审美教育的认识,那么就难以实现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更多的情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教诲学生让其踊跃参与到美的观察活动当中,用心去经历和体会,让学生能真诚感受到文章阅读中的美。倘若教师缺乏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就难以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容易被竞争所淘汰。
(二)缺乏对审美教育的方法论探索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以教材为学习根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复地朗读课文以熟读文章内容。但是单纯的朗读,不加引导和思考,学生难以发现文章中的美。在传统语文阅读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是有功利性目的,往往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培养,即使想要强调审美能力也不得其要领。教师在美育过程中忽视了方法论的研究和探索,因此难以实现教学应有的效果。
(三)忽略了审美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关系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审美教育其实是一种能力培养。在当前的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对具体化的知识往往更容易接受,而美学教育注重的是能力培养,对于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培育,需要将学科知识和审美教育两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但能够推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促进小学生能力的提升,以此来培养小学生高尚的情操以及完善的人格。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美育实施的策略分析
(一)提高对审美教育的认识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生活经验匮乏,阅读范围也比较狭窄,对美学的感知能力差,也缺乏对美的科学认识。由此可见,对他们不能进行特别专业化、深入化的教学和引导。倘若对一些概念和知识生搬硬套就会导致学生难以消化。但这并非表明美学教育难以在小学教学中开展,在语文阅读教材中有不少可以施展审美教育的例子,但这需要教师先重视审美教育。在小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过程中,需要首先让教学工作者有敏锐的美学感知能力,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勤加引导,才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些美妙的词句和表达,切实有效地施展美育。教师对美育的重视是美育施展的根本前提,所以需要每一名教学工作者将审美教育重视起来,不能仅仅注重语文表面知识的传授。小学阶段也是美学素养培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培养的美感能够给学生带来更长远的好处,因此教师也应当对审美教育加以重视。
(二)提升教师的美学修养,从而促进美学教育的策略发展
教师作为语文阅读中审美教育的执行者,其自身的美学素养可以给学生带来潜在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美学修养培养予以重视。当前,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美学素质培养需要从以下三点入手:首先,需要提升教师对美的感受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当中,语言并不仅仅是用来理解和沟通的方式,也是一种美的传递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对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要让学生领略到语言之美。其次,需要提升教师的美学鉴赏能力,如果小学语文教师不具备基础的文学批评及鉴赏能力,对学生就难以进行启发。所以教师需要首先引导学生用专业的知识去理解和鉴评。这样一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就会更深入,进而对于一些优质的文学内容做到更丰富的理解。想要实现对学生的更高的要求,就需要教师自身的能力更进一步,不仅可以识别美丑,也能识别善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作者表达的实际内容来发现教材中的美学表达,让自己可以从作者精妙绝伦的表达中感悟到美学价值。最后,语文教师需要在掌握了美学的感知能力、美的鉴赏能力之后,学会将美表达出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好的口才,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技巧就是言传身教。言传身教离不开好的口才,教师能够用自己的口头表达文章中的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可以和文章写作者之间形成情感上的呼应。因为语文教师的言行一般来说都带有教导作用和审美价值,教师一旦有了足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就可用优秀的素养感化学生,激励学生追求美并有更高的美学素养。
(三)重视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文学作品是作者通过对语言的纯熟应用以及对生活中的感悟,凝练而形成的,这其中有文学艺术加工的成分。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感悟文学作品中的美学内容和美学技巧,通过分析语言文字深入探讨其中的深层次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阅读过程中展示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感受阅读对象过程中,产生探索的欲望和热情,在学生感受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情况,培育学生更完善的人格。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需要重点研读美育理论,用审美教学的相关理论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优秀的审美能力,在阅读中陶冶性情,实现更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