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岗敬业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

2019-01-13黄继东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初心教学内容

黄继东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明确要求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基层体育工作者,爱岗敬业、对事业负责诠释了教师的初心。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育好人“健好身”是教师的使命与担当。笔者结合近30年基层体育教学实践,以当前体育教学中的一些现象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愛岗敬业,不忘初心,职业当成事业做

作为基层体育教学工作者,对教师职业不仅当成职业,更要当成事业来做。

1.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缺少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的有效落实。体育“谈起来重要,做起来可要可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体育课的周课时量得不到保证、随意占用现象严重。通过调研,笔者得出主要是由于专业体育师资不足(一是本身专业教师不足,二是农村学校学科教师配备不均衡、年龄结构不合理导致体育专业教师分到农村学校教“主科”,“主科”教师年龄大的教体育)、体育教学应试化现象严重、体育教学质量检测机制的缺乏等。基于体育人的初心与担当,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央“7号”文件、体育艺术“2+1”项目、“校园足球”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做到上传下达,精心谋划相关的活动方案与制度建设,力争取得领导的支持、同仁的理解与帮助,争取足够的体育专职教师配备,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运动训练与竞赛,保证制度的有效落实与活动的有效开展。

2.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度推进对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但当前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方面有能力但较随意,不能在纵向上形成一体化,同一教材在不同水平段的动作标准与要求梯度提高显现不突出;横向上没有具体规划,未结合课程标准,以目标引领内容。再则部分教师缺乏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与能力,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现象的存在。对照初心与使命,我们应强化自己的内在需求,不断实践,强化案例与策略知识的累积,提高自身能力,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有效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的存在,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突出,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缺少深层的研究,工作责任心不强,追求功利,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追求安逸。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的研究、活动的参与以及课题的研究等未能成为内需,以评优、晋升职称、名师评定为目的;二是在进入熟练期或成熟期后不思进取,如有人说上好一节市赛课可以用一辈子;三是以待遇享受不公平或者年龄大为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四是当前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在担任中层以上干部、地区名师后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偏移,忘了自己的专业指向或者过于强调理论方面的研究,偏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对照初心与使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高度的责任心,加强职后学习,不断以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同时要强化运动技能的恢复与保持,以强健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淡泊名利,认真规划自身5年、10年、15年甚至更长的职业规划,要将职业与事业相整合,要认真反思总结,反思有效体育课堂教学,反思自身的成长与学生的发展。

4.用发自内心的爱去关注每一位学生体质健康,实施差异化教学,保证每一名学生受益。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传授式教学依然是当前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流于形式,自主成自由、合作成分组,所谓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缺少问题的抛出、方法的指导及结果的检验。在教学评价方面仍存有以目标的达成情况决定学生的总结性评价,以体质健康标准绝对性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导致部分身体肥胖或者其他情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丧失甚至产生自卑。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的参与者、研究者,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相结合,对于特殊学生不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或者以学生体育成绩为唯一标准决定学生的成绩,要以学生的进步与投入评价学生的成绩,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特殊学生,在教学中应采用合理的分组、过程性的激励等手段鼓励他们,并为他们制订相应的运动处方,解决他们生理、心理上的障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牢记使命,继续前行,从“肯”教、“会”教到教“会”

以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为使命,做学校体育工作的践行者、担当者。

1.牢记使命,“肯”教为前提

曾有一位年长的体育教师说:“风里雨里,我在操场一直等你。”说的是体育人的初心,做的是体育人的担当,体现的是体育人的韧劲。体育人牢记使命,“肯”教主要指新入职的前5年。“肯”不仅仅是态度上的积极,还包括:肯学习,学习相关的文件制度、学习新课标、借助各项平台与载体的专业培训与学习等;肯交流,校内与领导、同仁的交流,争取工作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校外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打造学校特色体育文化、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模式与有效课堂教学、线上交流与碰撞、线下反思与总结等;肯钻研,研究教材教法、体育课程资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案例与教学策略的累积与改进;肯运用,合理地运用各类评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地运用学生的测试数据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合理地运用校园特色体育文化等隐性教材及地方体育特色,强化运动训练与比赛。做有担当、有作为的有心人。

2.践行使命,“会”教为载体

曾听人说:“借鉴别人只是开始,教出自己的风格才是王道。”在体育教学的人生经历中,从入职初的借鉴、模仿上课到总结反思中不断挑战自我,在团队的帮助、领导的关心下参加了一些公开课、赛课的教学磨炼,成长了自己。践行使命,反思教学过程,学生又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主阵地是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的“会”教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教不仅仅指上出一节精彩的课,还包括:“会”选择内容,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识水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科学选择教学内容;“会”教学设计,紧扣主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巧妙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组织、预设好课的练习密度、运动负荷及安全保障等;“会”参与,精心研究,对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要明确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问题的抛出、指导与检验教师如何参与等;“会”渗透,技能教学中如何渗透体能教学;“会”评价,注重多样评价方式的结合,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实施差异教学,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一个教师成长到成熟都会经历“肯”教到“会”教的转变过程。

3.使命延续,教“会”为平台

小鸡羡慕雄鹰在天空飞翔,求雄鹰教它飞翔,在学会飞翔后高兴地回家了,但事后鸡只能短时间的“飞翔”,原因是它只是模仿,而没有学会具体的方法。体育教学也是一样,不能单一地教给学生技能,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的促进不能追求一时性的,要对学生的终身体育产生影响。教“会”的不仅仅是技能,还包括:“会”锻炼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与能力,主张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达成相关的目标。要改变传统观念,由教会向学会转变。“会”运用,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与封闭性、认识水平及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等,优化教学过程,强调技能教学的趣味化、问题化以及教学内容的组合与运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作为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守得住初心,明确有“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所“为”,以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为使命,做好本职工作,敢于担当无愧于使命。加强学习,践行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体育教师的使命与担当。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深化初心与使命,我们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初心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不灭的初心(节选)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