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金融机遇与合作

2019-01-13周梓琪

中国市场 2019年34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和广东省多个市所组成的城市群,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是世界上的第四大湾区,经济总量位居第二。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我国不断提高合作水平,深化投资贸易,促进与港澳地区的互利互助关系,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它不仅促进了组成城市群的城市经济发展和加强了贸易往来,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注入资本,还为相关地区带来了许多的金融机遇与合作。文章捉住时代的主旋律,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所带来的金融机遇和合作,进行深入了解,研究分析,从规划、目标以及带来的金融机遇与合作的原因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地就此对粤港澳大湾区今后的发展作出发展前景预测。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遇;规划和目标;发展前景预测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4.040

1 粤港澳大湾区概述

(1)粤港澳大湾区概况。以点带线再带面的方式,发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带头作用,以它们为首带动粤港澳大湾区所涉及的沿线城市的发展,深化沿海地区和港澳地区的合作关系,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以及中山、珠海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通过铁路建设来完善所涉及城市的基础交通设施,以此推进城市群和城镇发展体系,而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则作为中心城市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在珠海、惠州、中山等地区发展特色城镇以此促进当地旅游服务业。不仅如此,粤港澳大湾区还促进城乡合作,使其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群并且对城市城中村等更新情况起到了促进作用。

(2)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2月18日,我国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展望至2035年为止。2022年,基本形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模式。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形势,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增强了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宜居住、适宜工作、适宜旅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2 带来金融机遇与合作的原因

(1)区位优势明显。广东毗邻港澳地区,可以借助港澳地区这一平台,冲入国际市场。此外,均处于沿海地区,沿海大都市的港口条件优越,港口国际化环境发达,生态环境优越,促进了资金流通和人口流动。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有许多华侨和外国国籍者,以及许多外企。并且广东自古以来在贸易方面就十分有名,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

(2)經济实力雄厚。以香港、广州为起点,香港服务业、金融业高度发达,具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广州,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有大量的劳动力,有着优良港口,贸易优势显著,产业基础良好。两者强强联手,区域互补性强,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产业体系完备,可以相互借鉴进行互帮互助。

(3)合作基础良好。由于历史与地域原因,许多华侨十分愿意与内地进行经济上的合作,香港、澳门与广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双方有着一定的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不过是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合作,锦上添花。从而,再借助港澳来促进广东某些产业的发展,在合作中相互进步。

(4)创新要素集聚。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推进广澳港深四个地方的科技创新建设,创立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共享资源,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在粤港澳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支持依托深圳国家基因库发起设立“一带一路”生命科技促进联盟,实施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和粤港联合创新资助计划,支持设立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处处是创新,处处是惊喜。众多的创新要素集聚在一起,便促成了进步。

3 带来金融机遇与合作的种类

(1)建立国际金融枢纽。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中起着引领其他地区的作用,并且通过大湾区这一依托从而提升自身的经济发展,巩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打造了符合时代主题的投融资平台,变得更加的国际化。广州在借鉴两个特别行政区的金融业发展模式后,完善了自身金融业发展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建设的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和特定的交易中心供产权、大宗商品交易所使用,促进了当地金融业的发展。深圳则在原有的发展模式下,加快脚步并尝试与开放创新相结合。而澳门则起到了我国与葡语国家进行经贸合作的枢纽作用,它不仅为了促进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而建设专门的人民币清算中心和金融服务平台,还建立了出口信用保险制度,与葡语国家一起互助互利。

(2)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打造了获得国际认可的绿色金融中心和绿色债券认证机构。广州也以此为借鉴建立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澳门建立了多个交易平台以及发展特色租赁服务。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加强金融科技载体建设。而其他大湾区内城市则发挥各自优势,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金融服务业。

(3)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在金融市场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囊括了香港和内地两大金融市场,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扩大两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逐渐扩充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支持香港机构投资者按规定在大湾区募集人民币资金投资香港资本市场,参与投资境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等。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多项措施,大大加强了各个地区间金融市场的相互联合和资源共享,促进了市场流通性和充分发挥了产业集聚的优势。

4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金融业发展前景预测

粤港澳大湾区项目预计会强化金融服务业的多个领域(主要是在香港),因此,银行、债券、保险业和金融科技发展前景都十分可观。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这一国际地位优势,并以广州、深圳、澳门、珠海为依托,打造引领泛珠、辐射东南亚、服务“一带一路”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核心圈。

大湾区将致力于金融对外服务,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实力以外并积极与其他地区或国家进行携手前行,相互合作,注重于吸引外资的注入。不仅如此,在创新发展产业同时不忘关注自身本有的特色,创新中不忘融入地区特色,寻求最切合地区的金融业发展模式,独一无二,其他地区难以效仿。

在创新层面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时时刻刻不忘创新才是硬道理,将金融业的发展与提升与科技相结合,建立起了金融科技创新平台,不同的试点以及依托大数据时代建立起了信息共享平台来促进行业的发展且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有利于吸引大笔资金注入和技术引进。

在产业层面,以香港为主其他地区为依托的促进金融业发展模式,在促进金融业稳步前进的同时又促进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进步,毕竟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一个金融业的发展就会带动与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一环扣一环,最后便会使我国整个第三产业向前迈进一大步。

整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必然是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产业与产业间的相互资源共享从而促成最大效益,不仅如此,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是世界总量位居第二的湾区,一定要捉住这个发展机会,以此湾区的建设来促进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让我国金融业也能走向国际化,在国际上有更大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和著名企业投资于此,使其变成我国著名乃至世界著名的“金融核心圈”。

参考文献:

[1]赵伟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区[N].珠海特区报,2019-04-16.

[2]佟家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考[N].天津日报,2019-04-15(009)

[3]李伟文.为大湾区建设注入金融新动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9-04-12(A06).

[4]陈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按下加速键[N].南方日报,2019-02-23(003).

[5]刘妍琼,邱佳敏.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锁芯”——金融合作[J].财经界(学术版),2018(22).

[作者简介]周梓琪(1998—),女,汉族,广东广州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研究方向:经贸类、金融类。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
以自贸区法治创新推进深港深度合作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深化深港合作创新
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圈的建议
以“双转型”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从设想走向实践
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几点思考
湾区经济:国际步伐与中国格调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