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官场“两面人”, 为大唐盛转衰埋下炸药包
2019-01-13关山远
关山远
01
唐朝,建国于公元618年,亡于907年,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被公认为古代中国的巅峰。
何以言之?一个国家上上下下透露出来的气质是:自信!政治经济军事硬实力,外交文化制度软实力,均为当时之最强者,内百姓安居,外四夷臣服,唐朝皇帝被尊为天可汗。
狠狠给历史心脏来上一椎的,是一个叫李林甫的人。
02
李林甫死后3年,“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爆发。炸药包是李林甫埋下的,只不过点燃导火索的,是著名美女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
历史上,李林甫以“口蜜腹剑”著称,嘴巴说话像抹了蜜,肚子里却藏了一把剑,转过身就把对方给捅了,“啖以甘言而阴陷之”。口里说的,跟心里想的、实际做的,完全是两回事。这就是“两面人”。
“两面人”表现有各种各样,但李林甫堪称集大成者,如果要给“两面人”画像,李林甫是最称职的模特。
其一,阴险,擅长给人挖坑下套。
“两面人”都爱玩阴的,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当你的面热烈鼓掌,转身就是一记八卦掌。李林甫精于此道,他热爱权力,当了玄宗朝宰相19年,凭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排除异己,把可能挑战、影响自己的人一个个干掉。
其二,圆滑,是个好演员。
李林甫的仕途起点不高,但他擅长察言观色,与宫中宦官、妃嫔交情深厚,对玄宗的举动了如指掌,每逢奏对,都能符合玄宗的意旨,深得赏识,于是步步高升。
明明是为自己铺路,偏偏要做成忠臣爱国的模样。
后代学者许衡则这么评价李林甫:“奸邪之人,其心险,其术巧。惟险,故千态万状而人莫能知,惟巧,故千蹊万径而人莫能御。其谄似恭,其讦似直,其欺似可信,其佞似可近。”精辟啊!
03
如果继续给“两面人”画像,他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自卑”。自身才学不足,便痛恨一切有才华之人,比的不是才能,是权谋。张九龄、严挺之等贤臣,都被李林甫赶出了朝廷。李适之、楊慎矜等政敌,都被他迫害致死。晚年的唐玄宗完全被李林甫蒙蔽,几乎接触不到任何有才华的大臣,也无法了解外界信息。
“自卑”的另一面,是“自大”,李林甫狂妄到了极致,他满足玄宗的任何享乐需求,但只要玄宗想提拔一个可能对他相位造成威胁的人,他就能让这个人出问题,被生病,被贪污,被谋反。
当然,“两面人”最大的特征,是自私。他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们能够做足表面文章,无尽的谎言,满满的大戏。
李林甫给大唐埋下了安史之乱的炸药包,在于他为了一己私利,居然把“出将入相”的国家体制当儿戏。
唐玄宗天宝年以前,镇边节度使数年就得轮换,从未有一人像安禄山这样,可兼任二镇节度使十数年的。节度使守边立下汗马功劳,可回到首都担任重要京官,京官也常常下派到边关,担任节度使。这就是“出将入相”,出则为将,入则为相,边境节度使与朝中宰相都有任期,经常轮换,也可防止做大谋反。
但是,李林甫拜相后,担心朝中文臣到边境担任节度使后又回来拜相,就这么忽悠唐玄宗:“文臣为将,怯于战阵,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骁勇善战,而寒族在朝中没有党援。”如此破坏军将轮换制度的馊主意,居然被唐玄宗采纳了。
李林甫的得意算盘是:多以胡人为节度使,他们没有文化,即使回朝来也威胁不到我。那些文化比我高的,我要死死摁住,一个也不放下去,免得功高回朝,分我权力。李林甫本人也被封为节度使,但他辞掉了,并不上任。
于是,朝廷重臣不再派下去任节度使,唐朝是一个进攻型的国家,军队基本上都分布在边境,文臣下不去了,朝廷渐渐不再掌握军权,军权掌握在安禄山这样的胡人手里。很难说安禄山一开始就有反骨,但他长期控制河北,专任一方,手下兵强马壮,又见朝廷如此糜烂,有机可乘,怎会不生二心?
哈佛中国史《唐朝:世界性的帝国》一书如此评价:
“李林甫只任用非汉族人担任节度使,他希望通过把军队交给和朝廷没有瓜葛的人来消除任何通过军功赢得政治权力的潜在竞争者。但这一政策意味着真正在外掌权的人变得逐渐和中央政府疏远起来。有这样一位将军,安禄山,在东北地区起兵叛乱,终结了盛唐,并给予王朝破坏性的打击。”
04
安史之乱后,唐朝大伤元气,伤的是国运。
唐朝因为安史之乱,逐渐失去了西域,曾经商旅往来的陆上丝绸之路,中断了;安禄山死了,但藩镇割据、各自为政的格局却进一步加重,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因为控制与反控制,在之后的一百年间,中央与藩镇战争不断,藩镇与藩镇之间,为了争夺地盘,也常大打出手。如此混乱,老百姓怎么活?于是,农民起义,遍地烽火。
唐朝的气质也变了,不复开放与昂扬。从安史之乱到最终覆亡150年,唐朝始终挣扎在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3股风暴之中。这些,李林甫都脱不了干系。
乱世如麻中,飘浮着李林甫一张阴森森的自私的脸,“两面人”的脸。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这么评价李林甫和唐朝另一位奸相卢杞:“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而有差等焉。祸在一时之天下,则一时之罪人,卢杞是也;祸及一代,则一代之罪人,李林甫是也。”
从这个角度说,李林甫是历史上最可怕的“两面人”之一,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民间传说中有诸多他后世轮回遭到报应的故事。
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金庸的先祖)曾编过一本《因果轮回实录》,绘声绘色地集纳了关于李林甫遭受天雷轰击的事。
05
李林甫的真实下场,也跟传说中被天雷轰击差不多。
他临终前,已经失宠。他死后,杨国忠与安禄山合谋,诬告李林甫与叛将阿布思约为父子,同谋造反。安禄山还派阿布思部落的降将入朝作证。唐玄宗命有司审理。李林甫的女婿杨齐宣担心自己受到牵连,便附和杨国忠,出面证实。
当时,李林甫尚未下葬,被削去官爵,抄没家产。诸子被除名流放岭南、黔中,亲党中则有50余人被贬。唐玄宗还命人劈开李林甫的棺木,挖出口内含珠,剥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礼安葬。
历史就是这么吊诡:李林甫是著名的“两面人”,杨国忠也是“两面人”,李林甫当初提携他时,以为这是个傻子,不会威胁自己的相位;安禄山更是“两面人”,之前一直在他面前扮出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3个“两面人”,凑在一起,加上一个昏聩的唐玄宗,领衔主演了唐朝灭亡的悲剧大片。
能够把历史兴衰的秘密,归结到一个人或几个人的身上吗?或许,更精确的,应该归结于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还有唐玄宗,由他们的自私、贪欲和昏聩共同构成的混乱体制,这种混乱体制,不能识别“两面人”,只会助长“两面人”如毒蕈般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