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态度内涵研究

2019-01-13刘晏如陈保全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风险

刘晏如 陈保全

【摘 要】财经领域对风险态度的研究大多采用精准的数理推算的方式来测度风险态度,而忽略了“态度”本身是一个心理变量的基本属性,故在情感反射因素外未对风险态度的内涵架构作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因此,论文在融合心理学与金融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现代金融理论中的关键变量“风险态度”参照心理学对态度的研究进行心理化解构,进而丰富了金融经济学领域风险态度的内涵架构。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most of the researches on risk attitude adopt accurate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 method to measure risk attitude, but ignore its basic attribute that "attitude" itself is a psychological variable, so there is no further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structure of risk attitude beyond emotional reflection factors.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integrating the theories of psychology and financial economics, this paper psychologically deconstructs the key variable "risk attitude" in modern financial theory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search of attitude in psychology, which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structure of risk attitude in financial economics.

【關键词】风险;风险态度;内涵架构

【Keywords】risk; risk attitude; connotation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12-0098-02

1 风险的含义

由于对风险研究的角度不同,学术界对风险的内涵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归纳起来,目前对风险的主流理解大致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类。狭义的风险是指:未来事件发生不好结果,如带来损失、不确定性,包括损失发生概率的不确定性与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广义的风险是指:未来事件发生结果的不确定性,即强调事件结果的不确定性,可能是不好的结果,如带来损失,可能是好的结果,如带来收益,也可能是中性的结果,即既没有损失也没有收益[1]。在金融学领域,人们所指的金融风险多为广义的风险含义。

根据上述对广义与狭义风险含义的阐述,可以看到“风险”一词的本质即“不确定性”,就事件发生情况的不确定性,时间维度主要面向未来。这种“不确定性”,究其本质即信息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未来过程信息的不确定性及未来结果信息的不确定性。

2 风险态度的含义

在财经领域的研究中,学者对风险态度的理解为主体面临风险——不确定性时的态度。在经典的现代金融理论中,是通过效用函数来刻画风险态度的——当且仅当效用函数u是(严格)凹函数时,参与者是(严格)风险厌恶的,可用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来度量[2]。在对风险态度进行分类时,也主要依据主体对风险的情感反射来进行划分,具体分为三类——风险喜好型、风险厌恶型、风险中立型。

在经济、金融领域对风险态度的研究只考虑了主体对风险的情感反射这一个心理因素,且大多采用精准的数理推算的方式来测度风险态度,忽略了“态度”的基本属性即其本身是一个心理变量,因此,在情感反射因素外未进一步地分析和研究风险态度的内涵架构。

3 风险态度的内涵分析

本文在借鉴和融合心理学与金融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现代金融理论中的关键变量“风险态度”参照心理学对态度的研究进行心理化解构,进而丰富了金融经济学领域风险态度的内涵架构。

态度以及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家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领域。对态度的界定,目前在各界备受认同的是弗里德曼(Freedman)提出的态度三成分学说,即态度是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组成,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因运行机制的不同,态度一般分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其中,内隐态度是指由过去经历积淀而成的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进而形成的主体对客体的态度,是一种自动化的情感反射及倾向[3];而外显态度,是主体对客体有意识的、带理性认知的态度。简而言之,内隐态度强调的是主体在无意识状态下对客体的自动化情感反射及行为倾向性,而外显态度强调的是主体在有意识状态下对客体的理性认知与评价。双重态度理论模型认为,主体对同一态度客体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态度——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但当主体缺乏对客体的理性认知时,内隐态度是引导行为的先导性,甚至是决定性因素[4]。

由此理解,风险态度即经济主体面对风险——不确定性时的态度,具体包括三大部分,对风险的认知,对风险的情感反射——喜好、厌恶、中性,以及对风险的行为倾向,具体可分为风险内隐态度与风险外显态度。其中,风险内隐态度是指,主体对风险无意识地、自动化地情感反射及行为倾向。风险外显态度是指,主体对风险有意识的且具有理性认知的态度。当主体缺乏对风险的理性认知时,风险内隐态度对其行为则具有先导性影响,即主体对风险更倾向于自动化的情感反射。

因此,对主体的风险认知是否是理性认知的判断非常重要——非理性认知状态下,主体对风险的情感反射具有自动化效应,并导致相应的行为倾向,此时的风险态度具有内隐态度属性。而理性认知状态下,主体对风险的情感反射及行为倾向不具有自动化效应,此时的风险态度具有外显态度属性。

4 结语

综上,风险态度即经济主体面对风险——不确定性时的态度,具体包括三部分:对风险的认知,对风险的情感反射即喜好、厌恶、中性,对风险的行为倾向,可划分为对风险的内隐态度、外显态度。其中,对风险的内隐态度是指主体对风险无意识地、自动化地情感反射及行为倾向;对风险的外显态度是指主体对风险有意识地情感反射及行为倾向,具有理性认知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叶国兴.中小企业板投资者风险态度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2】王江.金融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张林,张向葵.态度研究的新进展——双重态度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3(2):171-176.

【4】吴明证,方霞,孙晓玲,等.情绪、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基于APE模型[J].心理科学,2013(03):196-200.

猜你喜欢

风险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