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文化基因、重建文化自信

2019-01-13李姝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

李姝

摘   要:通过介绍学习传统文化对提升干部文化素养的意义,阐述党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提出了对政法干部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启示,为政法干部培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政法干部培训;文化自信;干部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5-0088-02

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营养。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攀升,国家对领导干部综合素养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法干部,尤其是基层政法干部和群众接触最多,其队伍的素质不但影响政法干部的形象,更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因此,在对政法干部进行培训时将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融入其中势在必行。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时刻指引着我们炎黄子孙的一言一行,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前行的引领者。传统文化包含很多方面,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知成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学习古代文学思想可以让我们懂进退、明辨是非,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千百年来文化基因的传承,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凸显了我国文化实力,虽然时代在不断变迁,但是文化始终是一个国家最核心的部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播与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还会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自信。习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中强调文化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向世界展示我国独有的文化魅力。普通百姓尚且如此,更何况政法干部,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政法干部培训应该积极参加传统文化的教育培训,积极宣传、弘扬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一、学习传统文化对提升干部文化素养的意义

(一)提升干部文化素养是时代的要求

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传统文化的传播是提升我国综合实力的关键。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要将这种魅力继续传承下去,不但要立足本国,还要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成果[1]。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来完成,如何完成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成为重要课题。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员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完成这一任务需要领导干部本身具有极强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化素养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它包含了这个人的方方面面的素质,包括这个人的能力、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认知水平以及为人处事等。文化素养的高低决定了这个人的学习与感知能力,一个人的文化素质越高越容易接受文化的熏陶,反过来说,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越低、对文化的接受能力越弱,越不容易被感化,对文化的理解越肤浅。所以,政法干部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使命[2]。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干部良好文化素养的沃土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要传承我國传统文化首先要奠定稳固的文化基础,夯实国家文化建设的根基,这就需要从道德文化抓起。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播者,只有每个人都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才会改善社会风气。再则每个人都要传承优秀传统美德,引领人们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追求讲道德、遵纪守法的生活。习总书记曾在重要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3]。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促进政法干部工作的积极开展,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增强领导干部的领导意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使政法干部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是提升工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要积极开展政法干部传统文化的培训,要让政法干部们通过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干部培训中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

政法干部培训时要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4]。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部分,将传统的中华文化教育融入到政法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有助于促进政法干部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他们工作能力的提升。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攀升,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良的风气,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会或多或少影响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这就需要统一思想、提高政治鉴别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中,用传统文化的优秀养料涵养干部的精神世界,对于加强领导干部的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二、党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角色缺失与地位边缘化

(一)培训方式落后,课程设置单一

在现阶段政法干部培训课上,传统文化的有关课程设置很少,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导致很多干部并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选课时并不重视传统文化课程选项。但是,伴随着国家的强盛、时代的不断进步,大家对传统文化逐渐开始重视起来,党员干部们也开始逐渐重视培训过程中的传统文化课程。在现阶段的培训过程中,传统文化大多是采用选修课的形式,教学方式也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授课,课程安排上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课程安排次数较少,在培训过程中存在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不够、学员课堂参与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

(二)师资力量薄弱

以往政法干部培训对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视度不够,师资力量也就较为薄弱。传统文化的课程主要由外聘的专家进行讲授,缺乏专门的师资力量。师资资源不够,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就是师资队伍组成不稳定。政法干部传统文化培训一般是根据需要临时从大学或者一些培训机构聘请。其中一些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培训效果不理想。师资队伍的不确定性成为传统文化培训的消极因素,导致了诸多资源的浪费。再者就是培训内容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培训难以达到原定目标,在政法干部传统文化的培训过程中对培训的内容没有严格的规定,完全由教师自己来决定,缺乏规范性,而其中一些教师对教授目的、学员的文化素养以及学员的基本信息缺乏了解,培训内容无法达到培训的目的,无法满足培训的需求。最后就是教师自身的原因导致的培训效率低,教师缺乏专业的进修机会,对所处行业的了解较少,没有机会体验基层生活,因此所教授的内容也就无法达到要求。再加上很多教师都是临时聘请的兼职教师,很难花费大把的时间与精力对学员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解。

三、政法干部传统文化教育路径启示

(一)科学设置课程,创新培训方式

政法干部传统文化培训首先应该做到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对培训方式进行创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设置中去,促进课程内容的改革,推动教学内容丰富化发展。具体来说,首先应该了解学员们感兴趣的内容,让课堂内容丰富起来;调动学员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最大程度上让学员们在培训中有启发、有收获。其次要丰富教学内容,开展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比如书画展示、民族音乐鉴赏以及书法等。再者还要对上课方式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将灌输性教学改为互动式教学,运用课上讨论等方法让更多学员融入到课堂中。之后要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结合,可以通过视频教学等教学模式进行培训。最后,还可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加入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教学内容。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政法干部传统文化培训还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有效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教学能力。现阶段政法干部传统文化培训过程中还存在师资力量较薄弱的问题,具体解决办法可以在结合本校师资的基础上聘请专业的老师,多邀请传统文化方面的专业人员来授课,建立开放的师资团队。除此之外,还可以为本校的教师搭建调研和挂职锻炼平台,并且提供适当的政策支持,对教师进修学习给予鼓励,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孔磊.对基层党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5-17.

[2]  陈建国,陈乾,沈薇.传统文化寓干部培训教育之途径[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8,(3):88-90.

[3]  陈建国,沈薇.寓传统文化于干部培训之中[J].唯实(现代管理),2017,(11):9-10.

[4]  张洪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员教育中的作用[J].长江丛刊,2017,(18):52.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三喻
为何要坚持“文化自信”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网络文学 很有“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