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整合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选择

2019-01-13张洁萍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模式

张洁萍

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整合形成了重大的推动力,从而高技能人才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与挑战。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工作室模式、现代学徒制、教学工厂模式、高徒计划模式等。基于此,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对各种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最适合区域成长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适当的选择。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粤港澳大湾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5-0079-02

一、粤港澳大湾区整合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态势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中发展成熟、最具代表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以及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等。这些模式适合各自国情、历经时代锻造,为各自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在多年实践中,对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通过自力更生、引用借鉴等方式,形成了多种样式的校企合作、产学融合模式。伴随着多年来制造业的持续性发展和服务业的持续攀升,珠三角地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后,整体经济出现了转型与升级两种重要的态势,从而对高技能人才成长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既有香港、澳门等现代服务业非常发达的地区,也涵盖了珠三角传统的制造业发达区,区内高技能人才呈现出一种整合、升值的重大趋势。

当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工作室”、“现代学徒制”、“教学工厂”、“高徒计划”等,展示出不同的层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现有的若干模式

根据对现行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梳理,大致包括以下四种模式。

(一)工作室

工作室通常由同一学院(部门)的个体成员自发组建。其特点在于规模小、层级少,结构简单、成员不多,通过共同的科研取向和科研志趣形成纽带,没有制度规章的束缚,因此往往比公司运作灵活、工作效率更高,比起行业公司的相关部门更具专业精神。高职院校普遍采用了工作室的方式实现项目化教学,汲取企业资源。

工作室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室尽可能采用企业的运行方式,吸引企业人员参与。主要由一位企业内行业专家领衔,带领多名高级技能人才,辅以由学院邀请的科研院校的教授、学者,与企业的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技术共同体”。二是采取项目化运行方式,通过真实企业项目,集聚人员和资源,采取较为开放的模式,人員流动较为自由。三是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通过项目化的运行选拔优秀的学生,必要时也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实现盈利。工作室通过名师、专家和高技能人才将专业领域的经验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解释和传播,充实了职教课程和教学内容,缩短了校企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培养质量。工作室的主要标志有二,其一是项目化的课程,其二是选拔出有潜质的学生。

(二)教学工厂

“教学工厂”源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教学工厂是以学院为本位,而非企业为本位。这点异于德国的双元制和英国的“三明治”。它在依托现有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和项目安排)基础上设立,超越了简单的企业实习,也非单纯的企业项目。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构成“教学工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环节)。它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

教学工厂主要包括教学环境、工业项目、经验积累与分享。其要义在于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实现两者综合,在学校建起环境逼真、设备完善、技术先进的教学工厂,实现学院、培训中心、企业三元合一。譬如,在科技中心,到处可见现代化的机器、标准的操作和陈列的产品。

企业项目构成“教学工厂”的核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师生紧密配合,携手解决企业常常面对的成本、质量及产品性能等难题。这些项目通常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师生和跨学科与多元科技知识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三)现代学徒制

“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于手工作坊时代,其特点在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学徒制从手工作坊发展到现代工厂,进化为现代学徒制(一些国家也称为“新学徒制”)。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是学校和企业参与准员工培养的全过程。这种模式融合了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师傅带徒弟的共同优势,其核心在于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一体化育人。现代学徒制实行企业和学校交替、结合,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部分时间在企业培训技能;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学徒。学徒享有低于成年工人的学徒工资。企业和学校共同确定培训内容。该模式受到法律保障,同时得到政府支持。不少国家专门成立实施师徒制的监管机构,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高徒计划

“高徒计划”主要面向长期性的人才培养,其含义主要包括两层,一是着眼于全体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二是选拔出优秀人才进行深造。因此,它的推行过程也包含了基础性的全面素质教育和个性化的因材施教两个层面。前者主要通过实施“六个一工程”①推进培育校园竞赛文化;后者则以分层分类教学②为起点推行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等一系列创新举措。

其中最关键的要素在于导师团队的培育。在“高徒计划”中,导师团队合作育人是进一步通过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导师团队”是学院为每个班级学生所配备的指导教师团队,核心成员包括专业骨干教师、辅导员、企业专家和学生家长代表。他们是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学习、生活、实践、就业的教育者、指导者、管理者,是学生职业生涯的辅导者、表率者、鼓舞者,不仅授业、解惑,更教学生处世之道。

除日常教学和生活指导,导师团队还肩负另一重任:进一步观察并发掘动手快、反应灵敏、悟性高的学生。通过实训课、导师团队活动以及本专业范围内的各种专业技能竞赛等方式,最终每个专业择优选拔若干名优秀学生,为更高层次的“高徒培育”做准备。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高技能人才对现代产业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对粤港澳大湾区这种正在成长的城市群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和表征意义。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其国际化趋势。一方面,要积极引入与借鉴国外先进的工艺和标准,以及吸引大量的留学人员,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多年积累与孕育所形成的庞大规模和实力必定要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以缓解庞大的产能。这样,与国际接轨就成为时代的紧迫需求与必然趋势。而高技能人才正是各种交流与沟通的纽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具有高附加值潜能,能够在流动中实现新的重大增值;另一方面,只有建构起有效的培养模式,才能在交流中不断吸收域外先进、正规的标准体系,实现相互影响与促进。

以上四种模式构成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略,对应着高技能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和重点。

1.“高徒计划”主要从起点的角度面向所有学生,通过分层分类培养,选拔出有潜质的学生实施精英教育模式,进行深造。该模式的意义在于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宽厚的基础与平台,吸引大量的有潜质的学生加入高职教育。这就需要一整套的制度与机制与之对应,如考试与招生制度,通过标准的确立,建立起独立的招考体系。该模式面向长远,从基础做起。

2.“现代学徒制”则从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角度解决了校企之间如何实现紧密联系的问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包括高职院校深厚的封闭性办学传统和行政化现实,校企合作往往浮于表面,实施的是浅层的校企合作。由此形成的弊端就是人才脱离实际,难以满足产业需求。现代学徒制正是着眼于校企之间的实质性、深层次融合,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了二者的联结。该模式需要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尤其强调校企之间强有力的第三方居中协调作用。

3.“教学工厂”强调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的有效配置,将企业环境引入教学中,实现校企教学上的融合。该模式在中观层面通过项目加强校企之间的实质性联结。教学工厂的建立,意味着物质层面较大的投入,以及思想层面整个教学模式的重构。该模式需要很高的投入,需要企业的长期、深度参与。

4.“工作室”是个较为微观的概念,该模式则着眼于小范围、某个项目为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建构。这种模式下,企业与院校之间实现了人员上的流动与重组,推动了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从而对课程体系和基层教学组织的重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该模式广泛适用于各种层次与类型的职业院校,是校企合作的基层单位。

参考文献:

[1]  安昭怡,杨涛,郑相杰,李英琦.国内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9-42.

[2]  赖红英,刘慧婵.“高徒计划”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0-10-28(A4).

[3]  杨文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管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4]  严璇,唐林伟.“工作室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8):26-28.

[5]  杨润贤,张新科,王斌.高职院校“1+1+1 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40-44.

猜你喜欢

高技能人才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模式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实施弹性学制学分制的研究与实践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铁路运输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