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技巧分析

2019-01-13林妙

教师·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技巧小学数学

林妙

摘 要:新课标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贯彻到每一节小学数学课堂中去,由此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积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实现教学方案的敲定。主题图教学法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中有着比较广泛的使用,展现出良好的教學效果。由此积极援引实际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案例,探讨主题图教学策略的可行性问题,是很有实践性的小学数学教育话题,这也是文章论述的重要目标之一。希望教师们可以在主题图教学法案例剖析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将此教学策略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法;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3-0068-02

主题图作为形象思维学习模式之一,可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由此很快引导小学生进入对应数学情境中,继而让其获得数学问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解决能力的锻炼,因此其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常用的教学策略。但是,很多小学教师对主题图教学法的有效渗透存在很多的疑虑,由此有必要结合实际案例来探讨,继而引导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一、立足生活实践,实现情景的有效创设

教师在实际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的环节,需要依照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情景进行设定,确保实际情景是学生所熟悉的、与其生活经验相互关联的,由此才能够更快地引导学生进入到实际的学习情景,增强其与情景之间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对实际情景的兴趣,由此引导实际的教育教学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时,实际的教学目标为确保学生深刻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涵,能够有效辨析对应的图形,并且能够列举生活中存在的对应图形。该知识点的学习需要一定空间思维能力,如果教师单依靠语言讲述,是难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图形特征的,为此教师可以采用主题图教学法。首先,教师设定的场景为校园内,教师事先在校园内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使用手机进行拍摄,接着将其汇总起来,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出校园内的各种照片,要求学生辨别图片中是学校哪个地方,在图片中找到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小学生看到所有的照片都是自己熟悉的,此时就积极地参与到实际的讨论中去。当学生沉浸在对应学习氛围中时,其与课堂知识之间的交互也是最为密切的,学生开始思考什么样的图形是正方形,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由此其基于主题图的发散思维机制得以构建,整个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也达到了理想的状态。为了增强实际情景创设的有效性,教师还设定了如下的环节:拿出一张校园中的苗圃照片,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进行测量。由此使得实际主题图成为学生课后探究的重要引子,也使得实际课程进入实践探索的状态,这样的小环节可以起到点睛之笔的效果。

主题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贯穿,需要确保主题图的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关的,这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实际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教师单纯站在自己认知的角度来设定,不仅仅起不到激发学生思考的效能,还可能造成小学生的反感。

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了解小学生的诉求,从其生活的角度入手,实现主题图的有效选择。

二、注重灵活判断,确保主题图的熟悉化

在实现主题图教学法渗透的环节,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懂得灵活运用,而不是过于死板地去套用,即在结合实际教学目标、小学生认知特点、生活实践等多个维度的基础上来进行有效判定,由此引导实际的教学材料从陌生向熟悉的方向发展,使得学生对实际数学知识的认知实现从感性到理想的转变。简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把控实际教育教学主题图的选择,确保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实现数学科学精神的贯穿。很明显,这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这是驱动实际主题图教学法有效运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必须要通过不断的案例分析来进行自我锻炼和提升。

例如,在数学广角“搭配”知识点教学中,教材练习中有如下对应问题情境图,情境比较简单,但教师不妨将这个主题图进行适当的延展,灵活地设定为:“下周是你的好朋友张华的生日,妈妈给你洗好了两件上衣和两条裤子,放在你的房间,请问你可以搭配出几套不同的风格(要求一次只能穿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这样的设定,使得实际的情景更加接近生活,加上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也是小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场景,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对应情景之间的距离,使得实际的情景展现出其熟悉化的特点,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这样的情境设定之后,学生们都纷纷开始思考,有的以连线的方式来进行分析,有的以绘画的方式来进行,有的以编号的方式来统计,并且各自会将自己思考的方法进行共享,由此引导实际的主题图成为驱动实际问题认知得以提升的重要驱动力。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就是准确把握了问题情境创设的时机,懂得在主题图创设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删减和增加,由此使得实际的情景更加丰富,更加有代入感,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也更加容易进入学习的状态,自身的思维意识也会跟随着主题图来运作。这就要求在实际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巧妙地抓住时机,灵活地进行判定,引导实际的主题图朝着更加现实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三、融入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主题图教学法还需要秉持数学化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在选择主题图的时候要将源于生活实践的主题图进行改造,使得其展现出对应的趣味性、探索性,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塑造其数学科学精神,由此使得实际的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在此过程中,主题图的选择需要融入数学思维,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良好的锻炼。

例如,在“四边形”知识点复习的环节,教学目标为确保学生可以正确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且能够准确画出对应的四边形,课堂中选用宁德万达广场平面图,要求学生观察万达广场平面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多少个正方形。此时教师可以适当贯穿数学统计思维,引导学生以正字记录的方式来辅助统计,一个学生做记号,一个学生做记录,由此两人一组完成实际的图片观察任务。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开始对数学统计思维有着初步的认知,这样的知识积累对学生后期更好地开展数据统计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除了可以用正字来进行统计,还可使用特定的符号来代表,这样也可以起到数据统计的效果。总而言之,在这样的数据统计的主题图观察任務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知识更加广泛,其思维能力也因此得到了良好的锻炼。

上述案例中的主题图有着很强的探究性,而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融入数据统计思维,这些可能不是实际课堂教学的重点,但是这对锻炼学生数据思维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实际主题图教学渗透的过程中,找到数学思维的切入点,确保学生可以借助此机会形成更加深刻的知识认知,实现数学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援引数学文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主题图所营造的情境中,总会渗透出现实社会文化的意蕴,这不仅仅反馈出小学数学学科的基本属性,还呈现出对应数学知识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说,在实际小学数学主题图选择的时候,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其中渗透的社会化知识,引导学生去感受对应的主题图中的社会文化,确保学生的合作习惯可以得到培养,由此进入更加理想的数学教育教学格局。换言之,在主题图教学法渗透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数学文化融入其中,并且由此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第29页练习实则为“鸡兔同笼”典故,就是来自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的趣味数学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实际主题图选择一张关于孙子与学生的问答场景的图片,这样的典故故事情境往往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发展历程,使得学生对古代数学的价值有着更加全面的认知,并且在解决这种古代趣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其不断去了解实际古代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在上述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秉持开放的态度,增加古代数学文化的比重,并且对古代数学的运算模式进行重点分析。学生在看到这样的问题解决机制之后,自身对古代数学思维的认知会得到加深,而由此自身数学思维意识也慢慢形成。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使用这样的数学思维去解决其他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学生也就可以慢慢形成对应的思维模式,而这些都将成为学生良好数学思维习惯塑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在选择实际主题图的时候,除了需要尊重实际情况、保证趣味性,还需要挖掘主题图中的文化元素,将其作为激发学生持续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引子,由此驱动实际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朝着更加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当然,数学文化的挖掘,还需要以实际数学教育教学目标为前提。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数学文化之间的关系,保证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得到良好的培养,这些也是至关重要的节点。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主题图教学法在实际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锻炼学生思维,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因此,必须要渗透到实际的课堂中去。更为重要的是,这是改变小学数学课堂“一言堂”的重要策略之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正确看待主题图教学法的效用,灵活地将其运用到各个教育教学阶段,确保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得以不断提升,以此进入更加理想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格局。

参考文献:

[1]胡明进,王 雪.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设计与功能探析[J].教育导刊(上半月刊),2009(10):49-51.

[2]丁 燕. 谈低年级小学数学课本中主题图的利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7):183.

[3]李世香.小学数学中“主题图”教学分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0):91-92.

[4]李红玲.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优化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3(4):49.

猜你喜欢

教学技巧小学数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功能及技巧分析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方式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