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金融扶贫的研究进展
2019-01-13梁晶晶
梁晶晶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完成十三五所定的目标,加大脱贫力度,也要使用相应的政策。金融扶贫,是扶贫的一种方式,从脱贫工作总体来看,无论是在产业扶贫还是在农村精准扶贫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金融在脱贫领域发挥的作用。本文着重从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产品服务以及金融等方面分析,以经典案例得出的结论来验证金融脱贫在农村金融政策中的重要性。
一、金融扶贫振兴农村的相关理论
(一)资金的投入力度
从经济学、政治学以及人口等多个方面来看,贫困是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马克思曾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表示,异化劳动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技术能力和生产效率有着很大的进步,在生产期间,当生产的财富越大,产品的力量越大,劳动力就越贫穷。而弱化劳动力就会导致失业,那么贫困现象就出现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从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以及资本主义私有制之下的异化劳动现象。虽然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上的批判,但是就我国现阶段的实情来看,对我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及避免资本与劳动的矛盾的情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不均衡的状态,资本的加量投入导致劳动人口能够更好地利用,同时还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贫困问题的解决。例如,在我国农村中,不是资本与劳动矛盾,而是由于资本不足以支撑的产品的发展落后导致的贫穷,所以资本的投入为农村金融的稳定提供了基础。其他国家也通过分析这一情况,发现限制区域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资本稀缺的情况,所以我们要提供大规模的投资和生产来提升经济的增长,缓解贫困现象。
(二)权利以及资源分配均衡
扶贫政策不仅依赖于资本的支持,同时还要求贫困人员把握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相应的时机。英国有研究表明,贫困来源于低收入水平,除了经济落后的因素之外,还要从国家分配制度以及教育制度等环节入手。这一理论不仅分析了贫困积累循环的发生过程,还同时重点描述了用来提升按收入能力的制度和方式,这对于扶贫政策从保障性救济转变为开发性脱贫有着很有意义的作用。
(三)贫困人员劳动力素质缺失
中国现阶段教育水平不高,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所以为了摆脱贫困,中国劳动力自身的专业技能知识以及教育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我国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在2008年的“乡村振兴一号”就明确提出,激发人民的内在生产力,将扶贫振教相互结合在一起来达到扶贫的主要目的。
从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中可以分析出,贫困落后区域最主要是资本,政策以及教育资源的缺乏。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合理使用各项有效资源,将各种资源落实于农村发展过程中,是贫困区域实现脱贫的基本方针。
二、现阶段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情况分析
根据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脱贫工作还要涉及到商业、政策等方面的金融角度出发进行系统的研究。国外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非政府参与的金融机构对于社会产生的影响要比政府机构大很多,这不仅有利于这些机构对于扶贫工作的稳定实施,还可以通过创新在商业资源的基础之上覆盖更多的贫困户。无论是哪一种金融机构,都会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现阶段,要从客观情况出发,发现并实施自身的真正作用。在农村合作社和农户的合作过程中,要更大程度对用户提供帮助,同时也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此外,将评估系统纳入到信贷的过程中去,这样有利于降低金融的限制力。
相比于国外的情况,对现中国来讲,农村的金融扶贫组织是由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机构、大规模商业金融机构、农业银行组织机构以及邮政持续机构这五种类型的体系组建而成。而在这样的组织体系之下,需要有依据的进行系统研究,从组织机构的角度来看,依据实情来健全与完善组织体系。如若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则政策性金融要把自身引进市场,满足市场体系要求并建立起一系列相应的体系。
(二)农村金融扶贫运行体系的研究
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而言,我国尚未统一的标准,但值得关注的是,专业研究人员从金融机构着手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得出结论,成本问题是金融机构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将市场信息存在不充分的因素解决掉,那么成本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从操作模式、金融政策、扶持政策以及金融表现这四个方面入手展开分析,从结果中看出引进机制是十分重要的,这能从很大程度上提升扶贫效率,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成本,明显的提高了金融的稳定性。而从扶贫角度出发,要考虑到农民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再完善各个方面工作,制作公平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将金融作用发挥出来。
再者,对于我国金融扶贫体系进行研究。那么要搭建起用户信贷理论,再根据好配置,这样就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并在用户信贷体系中占据着主导作用。不但可以增长效率,还能激发收入水平,而一但水平达到标准或者高于预期之后,这时的信贷体系激发的效果将更加明显。同样的情况下,这种方式也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将收入水平与金融效应之间的作用全面的发挥出来。同时要把握好贫困户的心理需求,找出金融效应对于扶贫政策产生的不良因素,建设好必要的金融平台,这样就能维护好政府与贫困户之间的关系,起到联结作用,相互激励,最大限度的将扶贫政策发挥出来。
三、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金融扶贫发展路径
根据我国包容性金融体系的这一理念,逐渐朝着普惠金融以及政策层面的迈进,以及积极倡导构建比较全面的政策体系。当前,我国扶贫政策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普惠金融的建设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银行要立起一定的支撑力度,根据现阶段银行支付尽可能的满足各个贷款需求,为贫困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使他们获取一定的金融服务,在包容性金融在促进社会主体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给予很大的支持。这样不仅能丰富银行政策类型,还能帮助金融扶贫政策的发展。
(一)农村扶贫小额贷款服务
从贷款者的角度出发,贷款是一种提升经济效益的方式的比较好的途径,通过团队内部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来保证联保政策的实施,并降低贫困群众贷款的违约率,还可以降低成本,从而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此外,从贷款方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表明要不断提升小额贷款以此来提高小型单位在生活中的效益,来提高服务的延伸度,降低团体贷款。
小额贷款能辅助小额贷款的资本下乡的政策。然而在目前社会实情之下,会逐渐呈现出划分的格局,小额信贷不仅没有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反而还会出现贫困指数呈逐渐上升的现象。所以,我们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提高农村产权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摸索出增长资产效益的体系,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分析出贫富捆绑体系,可以结合现阶段社会资本抵押的方式来管理以及制约贷款。上述现象能够解决现存在的一些管理风险问题以及提供一些思路。但从中也能看出这类体系中暴露了不少问题,例如贫困户生产性贷款的需求性不高,从而引起农村金融机构的扶贫目标与盈利之间的矛盾,我们应加强与重视这种情况。同时,在贫困区扶贫期间,要分析出致贫的实质性原因并加以解决。同时针对贫困户收入能力与信贷方面的矛盾,还需将付款贴息直接下发的建档卡之外并符合偿还能力的用户中,来以此提高贷款的要求。
例如张老埠贫困户袁江海,在2017年通过扶贫贷款,筹集到资金5万元,在家附近开挖水塘,养殖鳝鱼,7月份将200多个网箱投放到水塘,经过养殖,在2017年,袁江海收入达4万余元,远超脱贫标准线。
(二)普惠金融扶贫路径。普惠资金对于扶贫工作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些研究者认为,在我国普惠资金和贫困其实不是线性关系,主要是因为两者之间关系密切。而从减贫上可 以看出来,要想发挥出比较好的效果,就需要普惠资金。这对于该发展阶段中对于贫困户的减少有着一定的影响因素。普惠资金会随着收入的提升而提升,所以,制定出能提高经济发展的政策,增加财政投入数量。本文根据普惠资金的变化以及对农村贫困户收入的情况进行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制衡关系,主要提高资金的发展水平,减低农村之间收入问题。在短时间内通过金融普惠来影响居民收入水平,但问题是,可能会因为收入差距较大而不是很理想。所以要从长远角度出发,改善居民收入情况,要体现出经济收入的积极性。因此,需要了解普惠金融内涵的金融发展情况,还需要对农村所在地区发挥着自身的作用。普惠资金的发展和农村地区发挥出来的脱贫减困效益没有形成正比,可能还会对发展情况带来排斥效益。由此可见,要想使得普惠资金得到一定的提升,就必须按照各个地区特征进行选择,并进行合理的运行。在完善各个模式建立的基础上,还需要顾及到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从而将互联网以及金融模式有效地发挥出来以此减少服务的成本问题。
(三)其他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情况。在我国现阶段,研究表明在开展扶贫贷款的工作中,还存在着某些影响因素,贫困户的承担能力较低是根本原因,在这样的因素下,导致许多金融机构不愿意在贫困户贷款方面投下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基于扶贫金融基金的设计形式来建立扶贫金融机构平台,并提供一定的贷款根据,从而把扶贫贷款的好处发挥到极致。通过研究可以看出,银行贷款资金会使银行直接参与到扶贫政策当中来,来进一步增加扶贫资金,同时还能将财政与金融服务政策结合起来。此外,把部分扶贫资金当做风险资金,用作还款风险资金的根本,从而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把扶贫的风险减小,充分发挥扶贫开发的效果。
还有研究人员认为,可以通过建立风险损失的预防与保护机制,通过运用信贷交易合约来有效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减低贫困户生产所获取报酬带来的最低限制,不断夸大农村贫困户对农业保险的扩散性,以此来提升贫困户自身解决风险的能力,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减低问题的发生。
小结:只有切实解决上述金融扶贫出现的各项问题,把金融扶贫落到实处,真正的重视农村贫困群体的利益,才能使我国农村贫困群体早日脱去“贫困”的帽子,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打下良好基础,早日实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