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实践
2019-01-13谢林
谢林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永丰镇小学,四川 南充 637000)
情感教育已经成为目前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及发展趋势,受到了相关学者及教师的高度关注,成为现有研究热点之一。语文作为具有强烈情感色彩与艺术特征的学科,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可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身观,教师可利用情感教育法,在课堂中融入情感,实现与学生情感共鸣的目的,可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情感素质[1]。
一、情感教育的作用
在课堂中,教师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注重并对学生的观念、态度、情感进行引导,培养其成为可控制自我情感、激励协调他人情感的优秀人才即为情感教育,主要具有以下几点作用:一是诗化教学内容。语文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初中语文中,教师利用情感教育法可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将教学内容诗化,使其具有身临其境之感,以免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初中课文收录了众多优美的篇章,为学生提供审美对象,利用情感教育,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利用语音、视频、图片等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美,以审美眼光发现美,提高了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三是陶冶学生情操。思想作为行为的前导,人生中,教师为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十分重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情感教育法有利于实现此目标,将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通过一个个不同主题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到感恩、责任、亲情、友情等,体会平凡人的不平凡事件,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措施
(一)提高教师情感素养
教师对于语文情感教育实施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其素养可决定教育质量。因此,教师应当不断进行自身知识、情感引导等能力的完善,加强情感素质。首先,教师应当对自身的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充满语文教学的热情,以此为基础对语文教学方法认真钻研,以自身为榜样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实现情感教育,切身体味文章中的友情、亲情、责任等。并且,教师应当尊重、关爱、理解学生,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个性特点,帮助学生健康积极的成长,发挥正面情感教育作用。依据不同文章的理解,对学生感悟教材体验进行引导,让其充满学习语文的信心,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其次,教师应当随时保持自身良好的行为举止与情感状态,学生会对教师行为进行模仿,当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保持心态乐观,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以此培养学生迎难而上,乐观积极的心态;最后,教师注重自身表达力、理解力、概括力等方面的提高,可深层次分析理解文章情感,从容应对学生质疑与体温,与学生进行零障碍的沟通交流。当教师充分理解文章情感后,利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可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更好理解,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
(二)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某种程度而言是应用情感教育的重点,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是否已经建立学习语文课堂内容的兴趣,让其欣赏并学习教材中对教材正确应用,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因子[2]。可创设课堂情境,学生可在清醒中对自我情感体验有所认知,营造良好的感情氛围,语言文字向生动画面转化,学生可切身体会教学内容,获得情感的共鸣。
如,在进行《背影》教学中,其中蕴含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刻情感,通过“走、探、攀、缩、倾”描述了父亲过铁道的动作,朴实的文字将父亲形象生动勾勒出来,但由于学生对于当时时代的并未亲身经历,尽管可以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教师可在此播放《背影》电影片段,利用直观的视频为学生展现当时的情景,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爱的伟大,父亲当时难以言说的深厚情感,进而提出问题“想想生活中,父亲为你做过哪些令你感动的事情呢?”引导学生感悟父爱的伟大,开启学生对亲情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孝顺服务的意识与行为。
(三)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
初中学生已经构建一定的世界观,但并未发育成熟,仍然存有幼稚的心态,尽管已经用自身观点看待世事,对美丑进行甄别,却仍会受到周围环境、语言、氛围等方面的影响。教师应当对时代脉搏时刻掌握,观察学生身心变化,充分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如,进行《土地的誓言》教学中,其中深刻的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深深眷恋着故乡,抒发了沦丧国土的压抑情感,学生可以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怀,却难以理解作者的压抑情感,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现九一八的历史影像、图片等,组织学生查找史料,了解国家每一寸国土都不容侵犯的意志,安排“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为组长,组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其历史、现状等,参与到讨论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还能激发其爱国情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通常长期的情感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生将逐渐培养出家国情怀,明晰自身肩负着时代责任。
总结:综上,本文主要从提高教师情感素养、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这几方面出发,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