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3杨在华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杨在华

(重庆市江津区塘河初级中学校,重庆 402260)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课堂教学,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课堂板书上,而多媒体的运用,教师制作课件可以节省了一定板书的时间,帮助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解决更多的问题。相比于传统的枯燥教学模式来说,多媒体教学拥有更强的画面感,更具有生动性,学生通常对于声像比较敏感,而多媒体的播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使数学的学习更能够更加轻松愉快。

一、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教师在教学模式方面也进行了不断地探索,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化抽象为具体,使课堂更具有生趣。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理论知识并不是特别强烈,数学需要的是学生具有想象力,能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学习数学时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开动自己的脑筋,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之后,以其独有的声音、画面,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数学知识,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1]。

举例来说,在学习几何图形这一章节中,几何图形本就是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通过多媒体技术,图形通过点线面的连接、变化生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同时几何图形又分为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对于平面几何来说,立体几何需要更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这就需要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三维立体动画让学生们能够建立起立体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清楚直观的感受到几何图形的演变。同时联系生活中的物品,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知识,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二、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学习数学时需要的是知识的连贯,但由于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很多学生都不能够充分的理解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但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出现。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不能够自己有效的形成学习链条,然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在串联知识方面能够得到有效整合。

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有效理解难懂的知识,例如《全等三角形》这一节中,以全等三角形为题,分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性质、全等三角形性质,再依次类推,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清晰有效的认识,这样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才能够更加清晰。在使用多媒体时,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也要提高课件的质量,避免滥竽充数,课件内容的精细化才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2]。

三、开拓眼界提高思维创新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能够让学生学习到课本上简单的知识,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局限,教师也只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知识讲一遍,许多学生会出现含糊不清的状况,而很多的课外辅导材料罗列的题目通常都是在简单的数学问题上又进行了改进以及难度的增加,所以很多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而运用了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制作课件时,在其中加入更多的额外知识,设置思考题,同样还可以把比较经典易错的题目放到课件中,在课堂讲解、讨论,这样不仅让学生开拓眼界,还能够让学生开动脑筋,典型题目弄透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还可以举一反三,把这类题目攻克[3]。

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的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一节中,播放几组图片,让同学们判定,角度以及观察的方式不同,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有时在看图时,会产生一些错觉,平行与相交在某些方面会出现重合,这就需要学生们认真观察,说出不同在哪里,特别是立体图形,更需要学生们仔细思考,这样通过举例观察,学生们能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清晰透彻。通过多媒体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课外知识,这样能够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结语: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我们了解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考虑到学生的年纪,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多样化教学,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够增强对学习的兴趣,主动去学习。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够以其生动形象的画面感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呆板教学,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完善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