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开展习劳活动促进孩子良好品格的发展

2019-01-13余雯雯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余雯雯

(南昌市红谷滩龙岗幼儿园,江西 南昌 330000)

一、关于习劳活动的概述

习劳活动属于动作训练,动作训练可以培养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孩子自身的责任感。所以父母一再帮助孩子日常基本生活的话,会限制孩子的动作技能的发展,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现在幼儿园的习劳教育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我服务劳动,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另一方面是集体服务劳动,在服务自己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服务别人,服务大家。教室在幼儿园为孩子设置劳动教育活动内容时,需要根据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去设定。

二、习劳活动对孩子品格发展的重要性

现在的家长对家里的孩子宠爱过度,让孩子体会劳动的意识较为薄弱。家长们习惯了事事包办,事事代替,导致现在好多的孩子自我服务的能力很差。例如很多已经上幼儿园半年的孩子们不会自己穿脱衣服,不会穿鞋子,不会系鞋带儿,不会扣好自己的纽扣,不会叠被子,在玩完玩具之后没有收拾玩具的习惯。

在幼儿时期适当的去开展一些自我服务的劳动锻炼,不仅可以促进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和一些肢体动作的协调灵活性,而且还可以在自我动手动脑的反复操作实践中获得知识,成功的将劳动体验迁移到其他的教育领域,从而使孩子变得更加能干、聪明、懂事。在劳动过程中,孩子会体会到劳动创造的乐趣,同时也能够让孩子知道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在幼儿园开展习劳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担任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教师根据班级各个年龄阶段去设定劳动教育内容,为学生在社区创设一个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例如教师带孩子们去敬老院帮助老人,在老人不方便行动的情况下,让孩子为老人系鞋带、穿衣服、系扣子、给老人唱歌跳舞表演节目。也可以在社区为孩子们举办一些类似于叠被子,收拾玩具等游戏性的练习及比赛活动 。在社区室外设置活动,利用社区的边边角角可以开辟养殖角、种植园、按照当下季节带领孩子种瓜果、种豆类,教师同时指导学生给植物松松土、浇浇水、施肥除草等等。等到可以收获的季节,教师和孩子们一起采摘果实。除此之外,设立饲养角,让孩子们精心饲养照料各种小动物,在照料动物的过程当中去了解这些动物的特征习性,在实践饲养动物的过程中去学会关心爱护小动物。

(二)培养责任感,负责班级卫生内容

不管是乡村教育还是城市教育,孩子都需要有责任感。我们要不仅重视成人的全面发展,更要重视幼儿完整人格的培养和性格的充分发展。在幼儿大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培养责任意识是幼儿园到小学的一个重要衔接。例如:有一次大家集体活动做美工,孩子们都很开心地投入在自己的活动当中,当老师来到教室看到地上扔了好几张零乱的废纸,胶棒和剪刀都掉在了地上。老师随口问了一句是谁弄的,过来收拾一下。好多孩子都在说:“不是我弄的,不是我弄的。”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推脱,但是没有一个孩子过来捡起掉在地面上的东西。现在的孩子过于缺乏集体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去培养和提高孩子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应当关心集体,主动为集体分担。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参加各种“责任区”活动。孩子们轮流负责班级的各种值日工作,比如负责大家的一日餐具、点心发放;负责给班级的花草浇水;负责班级的桌椅摆放。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带领孩子一起讨论如何开展责任区,使孩子明确各个责任区的任务以及要求。在讨论过程中,孩子们参与其中,会大大地提高执行任务的积极性,教师每日监督指导,等孩子们每天入园整理好责任区再去进行其他活动。

(三)养成好习惯,尝试家庭亲子劳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在幼儿成长过程父母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对孩子进行习劳教育离不开家长与教师的共同配合,否则幼儿园与家庭要求与做法不一致,在家里家长仍然事事代替,事事包办,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的培养是难以见到成效的。例如:教师在学校布置好与家长一起完成的任务,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包饺子,回家帮助爸妈。在妈妈做饭的时候,帮助妈妈剥豆角、摘菜叶、擀饺子皮。在家人一起用餐结束之后,家长指导孩子收拾碗筷,擦餐桌餐椅这样的值日性工作。这些习劳内容对孩子来说既新鲜还有吸引力。这样孩子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技能,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四、小结:

学习劳动的过程中,孩子会学会对家长老师的感恩,在感恩中孩子会生出智慧,这样孩子们的责任心、荣誉感也随之提升。孩子们会增加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感,在担任劳动角色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劳动价值,感觉到劳动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感念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保持爱惜物命的善心。一切习劳都是为了更好的实践,知行合一培养孩子们的细致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