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定我国棉花相对价格的几点思考

2019-01-13张小建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张小建

(阿克苏地区纤维检验所,新疆 阿克苏 843000)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借鉴和吸收国外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引进和利用国外技术、资金和管理技术,加快了对外开放的进程,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了国民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棉花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的棉花产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受国际棉花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棉花产业链上下游的依存、支撑和带动作用明显。在变化莫测的国内外市场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于保障国家棉花产业安全,实现棉花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棉花产业进入到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一是棉花产量稳步提高。2016年-2018年,全国棉花产量分别达到534万t、565万t和609万t。二是棉农利益得到保护。2014年起,我国在主要产棉区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在稳定棉花有效供给,增加棉农收入,促进棉花生产、提质增效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2018年,探索棉花“保险+期货”市场运行模式,当棉花市场平均价格低于保险目标价格时,保险公司启动保险理赔,有效保障农民收入,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对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稳定棉花相对价格的应对措施思考

(一)提高纺织品质量,扩大棉花加工产品的多元化生产

在居民对于纺织品,主要为服装消费的需求量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居民的需求从数量转变为对质量的追求。依赖服装行业需要通过质量的提高、产品的多元化,从而拉动服装消费上升,进而拉动对于棉花的需求。这需要服装行业对于纯棉制品质量的提高,通过提高技术从而缩减纯棉制品的成本价格,使得其与化纤制品市场平均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同时增大纯棉制品在质量与客户使用体感的特质优势,提高客户对于纯棉制品的粘性。

(二)应对中美贸易摩擦,适当、定点提高出口退税率

由于美方对我国包括纺织品在内的出口贸易品进行关税的增加,导致我国出口商的利润受到较大的影响,出口额减少。而出口贸易对于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为了削减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我国政府可对符合标准的出口商适当、定点提高出口退税率或者进行相关政策补贴,从而弥补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出口商的利润损失,从而使我国棉花、纺织品等出口量维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

(三)革新棉花种植技术,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对于新疆地区,由于种植面积较为广阔,有利于推动机械化种植。这样,在劳动力不足、劳动力价格相对过高的情况下,可通过机械化种植,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使得规模成本递减,弥补由于劳动力不足所导致的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绝对收益下降。同时,提高机械种植、灌溉等技术,也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减少劳动力生产因素的投入。对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地区,推广轻简栽培和直播棉种植。近年,由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牵头,开展“适于机收的麦后直播棉简化栽培研究”、“早熟棉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等试验研究。通过技术的改良,是棉花种植技术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目前的棉花种植状况相匹配。在耕地面积缩减的情况下,尝试土地流转制,提高耕地利用率。

(四)严格执行合理的棉花滑准税

滑准税是指与进口产品价格呈负相关关系的关税,即对实施滑准税的进口商品,当其进口价格越高,其税率越低,反之,越高。在当前,我国棉花进口量呈上升趋势,且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我国棉花产业面临其他发展中国家以更为低廉的生产成本生产的同质化低档棉花产品竞争冲击,实施滑准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我国棉花产业链从业人员的利润,同时免受相对价格低廉的进口棉花及其产品的冲击,而压缩国内棉花市场。

(五)合理利用期货市场,对大宗棉花交易进行有效的套期保值

在当前棉花市场存在价格弱势震荡可能下,可通过利用近年发展起来的我国期货市场,对棉花产品进行套期保值操作,以分散价格波动及未来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但由于目前我国期货市场进入门槛较高,最低进入金额为50万人民币,因此对于小户或者以家庭为单位的棉花种植户,其“安全网”的作用并不大。

总结:当前,我国棉花产业正面临着科技高速发展、国际化全球化加深、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等一系列国内外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把握住机遇,迎难而上,寻求棉花产业新的增长点,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究的所在。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棉花产业所处的形势,从而得出相对应的可能解决途径,以期于在稳定国内棉花价格的同时,拉动内需上行,同时通过增强我国棉花及其产品的质量与特性,维持或扩大在国际市场的相对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