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的探讨

2019-01-13张瑞平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张瑞平

(内蒙古丰镇市隆盛庄镇政府,内蒙古 丰镇 01210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发展情况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也是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手段。想要促进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就必须要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通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得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呈现出科学化、现代化、先进化的特点,从而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进行探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农业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中国的农业发展由于经济发展,信息化趋势明显,而且向农村的农业发展贡献信息服务的对应的信息服务体系在部分农村已经建成。为了匹配信息服务系统,农业经济管理应该向信息化迈进,为了适应当前构建农业经济的目标,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然而,如今中国很多农村的经济管理信息体系需要加强,信息的服务水平需要提升,并因此使得农业经济管理向现代化转变的速度减慢,拉低经济管理的水平。

(二)龙头企业缺乏管理,显著缺少带头作用

龙头企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连接紧密,然而如今一些地方的龙头农业产业较少,而且缺少领头作用,缺少针对龙头企业的规范管理强度和管理标准,造成一些大企业的发展缺乏持久性,龙头企业的价值及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三)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信息基础工作水平低。由于农业农村信息化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工作,我市农业系统明显缺乏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既懂农业又了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调查,全市、县两级专门从事农业农村信息工作的人员中,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本专科毕业的不到5%,大部分是从农业类专业毕业后通过自学计算机网络知识转到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岗位上的。因此,基层单位只能从事初级的信息资源采集和发布,而不能进行深度开发,使大量信息资源得不到利用,直接影响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并分步实施。根据全社会信息业发展的趋势,利用最先进的技术,高屋建瓴的研究制定出农村经济信息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规划,并提请专家研讨及论证,而后逐步实施下去。

(二)扩大资金投入,想方设法解决资金问题。不言而喻,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是巨大的,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启动资金的投入,并为其设立专项资金。可是政府的投入也是有限的,而社会的力量是巨大的,政府应该统一规划并引入竞争机制,依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商业法则,吸引各类企业及个人的投资。

(三)健全网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利用

信息网络体系包括基础传输网络以及建立在基础传输网络上的专业计算机信息网络、电信业务网络和广播电视业务网络。同时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信息网络应用也是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市、县、乡、村,商家、厂家、业主、农户的层次分工,形成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涵盖上述内容的网络体系,做到全球化信息可以即刻传到干家万户,当时当地的信息也相应活跃在全球,从而规范信息市场,整合信息资源。

(四)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并壮大其建设队伍

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并壮大其建设队伍,目的是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会出现人员不足的现象。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竞争主要以人才的竞争为主,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备前提条件。专业技术人才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人才素养与建设成果的关系密切相关。政府部门应通过专门的培训,筛选出既掌握经济规律又熟知管理技能的、可以进行专业管理的人员,通过众多人才的聚合,加速迈向农业现代化。这需要在国家的高校专业设置上增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应专业,以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同时也需要注重农村当地人的信息化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让他们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自身在实际农作中的经验相结合,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这也就是说,当地政府部门要开办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授计算机、多媒体知识,使农民群众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并加强与专业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提高信息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综合实力,加快农业信息化。

总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良问题,只有找寻有效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才能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良好呈现出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使得我国农业市场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