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与编制研究
2019-01-13康虹苗
康虹苗
(大同泰瑞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山西 大同 038200)
众所周知,市政工程在建筑行业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位置,其还有助于提高我国社会的经济效益。在市政工程中,施工的资料是工程各方主体的依据、施工现场与控制质量是最原始的数据,更是工程的设计、结构、使用等方面的证明,还是工程最后质量验收的必要条件与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且能够帮助工程的使用、维护等提供相关的技术手段。
一、市政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与编制要求
施工资料的管理与编制是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单位应该加大对施工资料的管理的力度,并由项目经理负其主要责任。比如,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逐级对资料进行管理。同时,要安排专职资料员来收集、编制、整理施工资料,资料员必须持有上岗证,以保证施工资料的质量。分包单位施工资料的编制、汇总工作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而分包单位在编制施工资料的时候,应根据自身所负责项目的实际情况,确保资料质量,其必须真实、完整。而在市政工程竣工之前,施工单位则应该根据相关的规范、规定,将所有的施工资料整理、汇总好,并将完整的竣工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以便其顺利的完成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二、市政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原则
第一,施工过程中严格采用报审报验表和质量记录文件进行报验和报审。质量记录文件包含: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施工试验检测记录、施工原始记录、质量验收文件等。对于分包单位的送审及报验资料应通过总承包单位审核通过后报送监理单位。
第二,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验报告单等资料的抄件应保留原件所有内容,并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印章,标明原件存放地点,工程名称、使用部位和批量,需经办人签字和注明日期。
第三,要保证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应在合同中约定工程资料的提交时间与格式以及审批时间,并应约定相关各方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应明确时限的工程资料包括:材料的选样送审、原材料的进场报验、技术文件的送审、检验批、分部分项工程报验和竣工报验等。
三、提高市政工程资料管理与编制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正视资料管理工作
由于施工资料管理工作很少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许多项目负责人对施工资料管理工作缺乏重视,项目部甚至不设置专职的资料管理人员,项目资料员由技术员、安全员或者班组人员兼任。上行而下效,项目负责人的轻视态度会影响项目部其他成员对待资料管理工作的态度,当多数人对资料管理工作不以为然,认为资料管理工作不是工作重点,施工资料管理中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只有项目负责人对资料管理工作树立正确的态度,重视资料管理工作,才能号召项目部成员认真对待这份工作,资料管理工作才能更加顺利的进行。
(二)全面提高素质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首先应该构建一个科学的资料管理体系,设立专业的管理机制,让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对施工资料进行控制。其次,定时培训资料管理人员,让他们的水平能够得到提高,有效地为施工资料的管理与编制打下好的基础。然后,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在每个环节都分配一个具备资料员资质的管理人员,使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资料管理与编制。最后,相关的监理人员一定要定期对资料进行核查,监督各个环节做好资料的管理与编制。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将资料管理纳入考核范围,从意识方面入手,让每一位人员都能够重视资料管理工作。规划出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人员给予奖励,表现不好的人员提出需要改进的意见,让他们知道资料的重要性。
(三)做好施工资料的收集工作
要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资料的编制质量和管理效率,首先就要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只有确保原始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才能编制出高质量的施工资料,并客观的反映出市政工程的质量、成本等。所以,在施工资料的收集环节,就必须重视每一份资料的收集。比如,施工单位要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施工资料的收集工作,资料的收集要与施工进度相符。在每开始一项新的施工任务时,要将相应的开工报告、施工人员组织、施工技术及工艺、施工材料安排及质量检测等资料收集起来。在收集资料的时候,相关的报告、文件等最好采用原件。在施工原材料需要进场时,必须要有材料的质量检验合格证书,以及相关的质量证明材料的原件。
(四)规范的填写资料
档案管理与资料管理在记录的时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符合实际情况,有效反馈工程的状况。但如何真实反映实际工程情况,最主要还是在于资料填写的规范,如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出工程施工、监管、竣工等过程;详细的记录工程的标准要求;验收时间、资料记录完整,签字齐全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的实际施工中,施工资料的全面收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施工资料进行管理与编制时,结合实际施工要求,需要提高资料管理与编制人员的素质,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以确保施工资料质量。同时,要做好施工资料的收集工作,并规范的填写施工资料,以便后期查询、调阅,从而为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提供完整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