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案例分析
2019-01-13黄惠琴
黄惠琴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水东中学,广东 茂名 525400)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案例分析
(一)研究对象描述
A学困生,男,性格比较叛逆,课堂上经常无理取闹、顶撞教师,影响课堂秩序,是各科授课教师最头疼的学生,对学习有抵触心理,各科成绩不理想,数学成绩一直不及格。
B学困生,女,性格内向,课堂上不爱发言,理解和逻辑能力较弱,数学基础差、学习效率低,家长没有时间指导功课,完成作业耗时长,数学成绩经常不及格,但学习比较刻苦。
(二)A学困生的案例
通过观察和深入了解,发现A学困生对几何课程比较感兴趣,并且表现欲望较强,对感兴趣的题目反映较快。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镶嵌》这节几何课程时,课堂上教师提问:研究了正三角形和正四边形镶嵌之后,我们接下来要研究那种图形的镶嵌?多数同学回答:五边形。但A学困生却大声说:不对,是正五边形。老师又问:五边形和正五边形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A学困生马上抢答:正五边形各边、各角分别相等,但五边形却不一定是相等的,随着课堂教学进行,尝试很多奇数边不可以镶嵌后,有同学总结说:我觉得奇数边时不能镶嵌。这时A学困生很快补充:三角形除外。课后数学教师与A学困生一起回顾了这节课他的课堂表现,从回答“正五边形”这个片段可以发现A学困生思维比较敏捷,从 “三角形除外”这个片段可以发现A学困生思维比较严谨,此外,还探讨了A学困生的其他优点和不足之处,让A学困生从心里认同他能够学好数学,只是缺少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B学困生的案例
B学困生的问题主要在于数学基础差、理解能力弱,缺乏对数学学习的方法和信心。通过数学教师和B学困生沟通后,利用每天中午休息时间对其“一对一”辅导教学,先从数学基础入手,通过老师讲解和大量练习,先将欠缺的基础知识补回来,在针对B学困生理解能力差进行专项练习,锻炼其举一反三能力,再从数学思维角度帮助B学困生掌握数学知识,讲解不同解题方法的使用技巧,经过教师2个月的不懈努力,以及B学困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在期中考试中,B学困生的数学成绩考到了90分,被学校评为班级进步最大的学生,最后以B学困生取得的进步激励其对今后学习的要充满信心。
(四)案例总结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都会存在一些差异,每个班级都有成绩不理想的学困生,通过观察研究,可将学困生归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情感欠缺型,以案例中A学困生为代表的,第二类是能力欠缺型,以案例中B学困生为代表的。在实际教学中,学困生为授课教师带来了很多麻烦和苦恼,也有一些学困生通过教师和学生自身努力,成绩提升后摘掉了学困生标识,因此,还需广大教师不懈努力,探寻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帮助更多学困生脱离苦海[1]。
二、有效转化学困生的策略分析
(一)深入观察和分析,找到学困生成绩落后的本质原因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同样数学成绩落后的学困生,却有不同的成因和特性。对于外部原因影响学生学习,只依靠教师努力作用甚微,如家庭环境、社会问题等,但由于学生自身原因导致成绩不理想的,通过教师和学生努力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因此,教师应深入观察和分析造成学生成绩不理想的本质原因,再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2]。例如,本文提到的A学困生和B学困生就是两类典型的学困生,A学困生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从心理抵触学习,但思维敏捷严谨,B学困生是基础差,理解能力弱,但学习比较刻苦。因此,找到每个学困生的特征,从问题本质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教学,才能有效改善学习态度和方法,以帮助学困生快速提高考试成绩。
(二)平等待人、客观评价学困生优缺点激励自信心
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困生,教师要保持平常心态、平等待人的态度,遇到事情要从客观角度去评价,找到沟通切入点,不要让学困生产生一无是处心理。自信心是影响学生成绩好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学困生缺乏学习自信心,很容易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束手无策。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拥有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对画饼式说教比较厌烦,所以只有让学生在现实中看到自己进步,才能真正激励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在B学困生案例中,通过期中考试成绩明显提升来激励其学习自信心,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平等待人,不放弃每一名学困生,从客观角色评价学困生优缺点,多鼓励他们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使他们重铸学习信心。
(三)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辅导学困生学习
虽然学困生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但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在性格和思维等方面上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学困生基础能力、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在辅导学困生学习时要根据其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辅导策略,以帮助学困生快速提升学习成绩[3]。例如,本文案例中提到的A学困生思维敏捷,对几何课比较感兴趣,B学困生基础差,但学习认真刻苦,所以教师对其进行辅导时,可以抓住各自特点,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和方法,才会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
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有效转化学困生,需深入分析每名学困生特点,并采取针对性解决对策,才能丰富学困生转化途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对学困生个人案例的研究,尝试并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困生自我教育,以提升执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