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剪纸名家作品特色及档案价值研究

2019-01-13刘红芹

魅力中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剪纸作品中国美术馆陕北

刘红芹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员,陕西省剪纸委员会常务委员高河晓的作品题材广泛,剪纸手法独特,构图新颖,逼真传神,有200余幅剪纸作品在全国几十家报刊发表,并在全国性和省级展览及大赛上荣获大奖十多次,作品有《十二生肖》、《荣华富贵》、《葬父筐》等。中国剪纸家学会常务理事贾四贵创作的一千多幅剪纸和绘画作品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中国名人名家书画展览》及法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多次展出;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荣获最佳作品奖、特等奖、金奖、一等奖;有数百幅剪纸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台湾《民俗曲艺》杂志《双月刊》、《正隆月刊》杂志等一百多家报刊发表。他以《人文初祖》为主题,用14年时间创作出658幅,歌颂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轩辕黄帝,带领先民从衣食住行用等一百多项发明创造与丰功伟绩的系列剪纸,多次获全国大奖,他的34幅剪纸精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48幅反映毛泽东光辉业绩的剪纸被毛泽东纪念堂收藏。

中国剪纸研究会会员李福爱生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延安安塞,独特的地域环境和古老的民间艺术沃土,赋予了她灵性和智慧,。仅毛泽东主席像艺术剪纸就达120多幅。作品《春播》获全国民族文化博览会一等奖,剪纸《农家小院》系列荣获1999年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一等奖。作品《春播》《哥哥》《大拜年》《十二生肖》《蛇盘兔》《老鼠嫁女》等作品先后在国家、省级展览会上展出获奖,并被收藏。陕西省农民画协会会员余泽玲自幼受到社区艺术的熏陶,剪纸作品精美细致,形象逼真,颇具艺术感染力,曾在安塞首届民问剪纸大奖赛中获三等奖,《陕西日报》曾发表过她的作品, 2005年安寨民间剪纸大奖赛中获特等奖,黄土情民间艺术展二等奖,北京《华夏时报》周刊杂志发表了系列作品。1991年中央电视台特邀为国内第一位登上春节晚会舞台的民间剪纸艺人,表演蒙眼剪纸“四羊闹春”。

李秀芳从事农民画绘画和剪纸艺术50多年的历史,她的作品传统味浓厚且具有独特的风格.她的剪纸作品和农民画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80多幅。有20多幅被国家美术馆和省美术馆收藏.她的作品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及海外参观者的好评。

高凤莲的剪纸包含了很浓厚的文化内涵,是富有中国本源哲学的剪纸,中国美术馆收藏了高凤莲的剪纸《龙凤呈祥》、《群猪闹春图》、《陕北风悄画》、布堆画《财神》(二幅)、《轩辕黄帝》、《土地神》、《关公》等作品。作品还被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和德国杨森夫人收藏。2000年由中国剪纸研究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了剪纸艺术大师.2000年2月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中《陕北风情图》荣获特等奖。2001年3月参加在山东威海举办的《中国民间风情剪纸》大展助中《黄河人家》荣获金奖。2002年9月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第一届《华夏风韵剪纸艺术展》中荣获金奖。2004年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华夏风韵剪纸艺术展》,荣获金奖。

剪纸艺术家白凤莲剪得一手好窗花。作品布局得当明快,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甜美.剪法轻决利落,更擅长于驾驭各种大幅剪纸构图的能力。其作品《闻鸡起舞》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她的作品先后在《人民画报》、《光明日报》、《陕西日报》等多家报纸发表。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也展出了她的作品。《安塞剪纸》、《陕西民间艺术》、《中国民俗剪纸》收集了她的作品。 高金爱剪纸的艺术特点是造型随意多变,稚气逗人,雄猛威风,拙中带巧,剪纸和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收藏,被《人民日报》、《人民画报》、以及《美术》等二十多家刊物发表或出版。孙菁霞的剪纸作品,民间语言特征明显,剪派风格也有了新的变化。1990年,亚运会期间,其作品《蝴蝶》剪纸在北京展览。2001年《蝴蝶系列》、《佛像》、《鸳鸯系列》被选人中国陕西剪纸艺术展。2004年5月,《下地》入选文化部、建设部、联合国对教科文组织在南京共同举办的国际剪纸艺术展。2006年8月,所剪作品《走西口》在“蒙牛情”第二届(中国•和林格尔)国际剪纸艺术节获银奖。

候雪招自幼爱好民间剪纸艺术,其作品做工精细,构思巧妙,曾在全国十多家报刊发表,并在中央美术学院、香港展出,参加过全国民间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奖,应邀赴奥地利剪纸表演访问,并给中央美术学院进行教学表演。 刘洁琼1996年开始跟母亲学剪纸,2000年2月在《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中荣获一等奖。剪纸作品《黄土地上的信天游》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1年3月剪纸作品《信天游飞出黄土地》参加《中国民俗风情剪纸大展》并获金奖,作品被组委会收藏。李燕燕剪纸不靠图样,而是随见随剪、随听随剪,构思新颖别致,剪法细腻,剪工精巧,栩栩如生,她的剪纸作品被人们争相购买收藏,她个人出色的才艺被收人《中国民间剪纸名人录》。1992年3月,在宜川首届妇女艺术作品展中荣获剪纸一等奖,2004年5月,她的剪纸作品荣获“旅游杯”书法民间艺术大奖赛等奖,2006年9月,荣获延安市“首届农民艺术节”剪纸优秀奖。

陕北剪纸具有重要的档案价值,陕北剪纸既粗犷古朴,又纤细秀美,拙中见巧工,土中现美感,有着“民族母体艺术”、“源头文化的历史活化石”等美誉,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陕北剪纸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档案研究价值,以汉画像的形式表现出很深的文化内涵,展现着黄土地文化极强的地域特色,一切近无形变有形,源于心、行于手而成,以简单的工具和材料,一直保留着近似原始的形态,在似像非像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深的思索,充分体现了陕北人对自然的崇尚、生命的感悟和生活的理解,具有很高的欣赏、研究和收藏价值。

(本文为2015年度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计划,项目编号:2015-R-23)

猜你喜欢

剪纸作品中国美术馆陕北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同心协力写丹青
——中国美术馆藏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广西展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作品
季玉兰剪纸作品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党建地图·陕北
台湾女硕士在陕北乡下写生的那三年
“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作品选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