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词教学
2019-01-13张爱楼
张爱楼
(河北省唐县高昌镇东山阳小学,河北 唐县 072350)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在语文教学中,古诗文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古诗词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古诗所展现的审美世界更是丰富学生情感,滋润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构建美好的精神世界的沃土。所以,古诗词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古诗词吟诵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做出简要分析。
一、演绎古诗词,培育小学生审美志趣
(一)以故事激发学生诵读兴趣与想象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天真的性情使得他们对周遭的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所以生动趣味的故事一定比古诗词更能吸引他们。实际上,每一首古诗词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者充满着生活情趣,或者充满着美好希冀,有的温婉感人,有的慷慨悲壮,有的流传千古……所以在引导小学生吟诵古诗词之前,首先应该带领他们走进古诗文当中,去感知隐藏在诗文背后的故事,对诗词的创作背景进行解读,将每一首古诗词改变成一个生动的故事。学生诵读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故事去感知诗词,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古诗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唱绘古诗词,让文学与艺术一路同行
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学科的整合。古诗词不仅仅是文学形式的,也是艺术形式的,所以必须要将古诗词引入到艺术课堂,让诗词与音乐结合,让诗词与美术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广泛搜集唱古诗词的音频、视频,将其进行整理与保存,如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等等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素材。另外在很多古诗词当中都描绘了美丽的风景,体现着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如诗仙李白笔下的《望庐山瀑布》、孟浩然笔下的《春晓》等,所以利用古诗词吟诵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对于这些古诗词可以与美术艺术结合起来,将古诗词作为“画题”,引导学生拿起画笔描绘诗词中的美好景致,再现诗词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色彩与美景,加深学生对那些妙趣横生文字的理解。歌唱诗词、绘画诗词,是文学与艺术的有机整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还能够培育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更加深度的感知古诗词的魅力,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审美志趣的目的。
(三)吟诵诗词,传承经典
在1912年之前的教育活动中,吟诵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吟诵基本已经被丢弃,取而代之的朗诵。吟诵与朗诵表象一致,实则存在差异性,吟诵诗词的过程中,更能够呈现出古诗词特有的音乐美,表现出古诗词独具一格的韵味。如今,古诗词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吟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通过古诗词吟诵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建议每周应该组织一节古诗词吟诵课程,让孩子在古诗词吟诵的过程中感知古诗词的魅力,加深对古诗词的印象,传承千百年来的中华古诗词文化。
二、启童心悟诗心,让儿童“兴发感动”
“兴发感动”说是叶嘉莹先生评赏古典诗词的主要理论,叶先生认为中国诗歌中最重要的质素,就是那份兴发感动的力量,这种力量会成为一种创作的动力,成为作品的基本生命和主要质素,对于读者而言,阅读古典诗词不仅仅是得到一种学问知识,更重要的是展开想象和联想,体会到诗歌所传达的兴发感动的力量,如此才是兴发感动的力量的完成。
(一)创设情境,感发诗兴
如《元日》的教学,可以为儿童营造浓浓的故事情境:课始,师生一起背诵王安石的《梅花》,了解他的生平以及他在诗词、散文方面的杰出成就;课中,结合诗意,讲述这样的故事“王安石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不仅文章写得好,在政治上也很有抱负。49 岁那一年,他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宰相,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新政。这时的王安石特别高兴,他期望通过改革使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春风送暖,旭日初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王安石看到了一幅又一幅美好的节日画面。他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心里又会怎么想呢?”鲜活的故事再辅以生动的插图,可以极大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课尾,再串以王安石两次变法失败的故事,拓展他的《泊船瓜洲》,引导儿童透过诗句体会王安石的情感变化。这样的情境创设,把古诗还原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降低学习难度,放缓认知坡度,促进儿童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
(二)品味语言,领悟诗境
古人常“以言造象、立象尽意”,即用语言塑造意象,再借助意象传达诗情,所以,阅读一首古诗,入境是根本,而入境的关键是能够用心细品语言的情味,感悟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方能在意象中感悟古诗的内在情感,进入诗词表达的境界中去。
《元日》一诗,一个“暖”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王安石内心无比喜悦之情,可谓是“着一字而境界全出”。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个诗眼,引导儿童想象画面,深入挖掘古诗的内涵:(1)感受“暖”:默读全诗,想一想,这种浓浓的“暖”从何而来?(燃放爆竹、辞旧迎新、春风送暖、饮屠苏酒、迎曈曈日、新桃换旧符。)(2)何人“暖”:诗人“暖”。交流相关资料,王安石新法推行成功,身暖心更暖;千门万户“暖”。新春佳节,普天同庆,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温暖。(3)诵读“暖”:真是人暖、心暖、天地暖,神州一片暖洋洋,这就是汉语言的魅力,也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让我们带着这种喜悦、这种温暖一起来诵读古诗!配乐诵读中,儿童步入了诗中营造的意境,体会到了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情感。
诗歌教学,就是低低地吟、浅浅地诵,用心地教,快乐地学。学生素养的形成,虽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方向是对的,就不怕路远。只要我们选择好恰当的教学策略,确定了正确的教学内容,就一定可以在这片沃土上更好地孕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