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2019-01-13范春荣

魅力中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德育课文

范春荣

(宁夏中卫中学, 宁夏 中卫 75500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文以载道,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在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积极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一、找准传统美德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语文教材是民族文化的凝聚点,始终保持着民族传统的思想道德的丰富内涵。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懂得是非曲直与美丑善恶,并依此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就必须在语文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树立传统美德的教育意识,挖掘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并且融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因此,语文教学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必然的,“传美”教育应视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目都蕴含着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较其他学科而言更具可行性。翻开高中语文教材,体现崇高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民族美德的课文随处可见。有的教人胸怀大志,坚韧勇敢,如《英雄潇洒走苍穹》;有的教人立志报国,振兴中华,如《我的回忆》;有的教人勤学苦读,立志成才,可见,语文学科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之中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传统美德教育

高中大多数课文的教学目标中,都可以设置德育目标:或是要求具有有关德育方面的有关知识,或是要求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是要求具有某种意志和精神,或是要求具备某种德育方面的能力,这就使教师能从主观上自觉地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实施德育;也使学生能从主观上自觉地发挥主体作用,达到德育目标。

(二)诵读训练中感受传统美德教育

高中课本中的文言文、古诗词占有很大的比重,它们大多短而精,韵律上平仄起伏、抑扬顿挫;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琅琅上口。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在文章之中均有所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合理诵读、有感情朗读,采用录音配乐与范读相结合的方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三)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传统美德教育

教育改革不断地发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光凭每周几节课的学习当然是远远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另外从近几年高考出卷情况来看,越来越趋近于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所以,我们必须“开小灶”——搞一些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补充“营养”。比如成语接力赛、诗词创作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鼓励学生办文学刊物,采访、参观、游览,实地写作等多种形式,学生能够各取所需,易于领悟、接受和内化。这样,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传美教育。

三、在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方式。

(一)在导入语中渗透

每一次教学新课,由教师精心设计的生动有趣又巧妙的导语,能使学生马上集中起注意,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好一篇新课文的教学开个好头。同时,也可根据课文的特点,把传统美德渗透其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精心选择适当的“激情点”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生活的支点是感情,针对语文课文来说,每一篇都有它蕴含的感情,只是由于学生生活的感悟能力有欠缺,不易发现而已,于是做教师的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每篇课文的“激情点”,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如,教《跑警报》一文时,让学生在西南联大师生各种各样的跑警报中,去充分体会和认识“不在乎、皮实、悠闲自在、从容不迫、镇定自若、蔑视、乐观、泰然自若”等等中华美德。

(三)用语文课自己的方式教育学生

语文课不单是几篇课文的讲授,它更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语言的逻辑性,这二者工作的进行,必须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而这兴趣的来源,就是找学生关心的话题来谈论。如有意识的在端午节前,学习《离骚》,让学生凭吊诗人的同时,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四)在学文中渗透

在学习课文时,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理解课文,又要充分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教学《我的回忆》,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不同寻常的经历,领悟孙中山先生强烈的爱国感情,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五)在小结时渗透

在小结时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是最常用最普通的一种方法。每学完一篇课文,总是要把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整理出来,这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时机。如在《跑警报》中,我做如下小结:材料很多,但汪曾祺先生选材有一个共同点:所有材料都是那么风趣幽默,都表现了西南联大师生对日军空袭采取了满不在乎的态度,表现了他们身处逆境而能泰然自若的精神。

总之,在我们大力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明确传统美德教育在这次改革中的地位,重视传统美德教育在各学科的渗透,发动学生、组织学生,让他们广泛、自觉、热情地参与传统美德教育并将其当作工作的重心,使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的他们,成为把传统美德继承与发扬并内化为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那么传统美德教育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就能真正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德育课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背课文的小偷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做人美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