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3韦月华

魅力中国 2019年13期
关键词:语调课文小学生

韦月华

(广西省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镇安小学,广西 都安瑶族自治县 530715)

引言:

小学四年级同学已经接受了基本的启蒙教育知识,对社会主义道德观有基本认知,并能够自主阅读更多书目,要抓紧加上训练,把握小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合理教学,会有更大收获。

一、朗读训练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应用

两千多年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指出:“君子深造之已道,欲其自得之也”[1]。对于四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做语文阅读理解题更能够快速把握文章主旨大意,还能够组织回答的语言。此时要改变对他们朗读教学的方式,更大程度上把课堂交给孩子们。

(一)把握学生情感需求

四年级小学生的年龄在9—10岁之间居多,俨然是个“小大人”。在思想自由的新时代,把握小学生们的情感需求,再运用到教学中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朗读文章是为了开拓眼界,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小学生们不仅要切身体会,教师也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多关注孩子们的心灵诉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需要把不同类型的文本分类汇总起来,选取一定数量、样式典型的文本[2]。例如,在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中,有两篇课文是《绿色的梦》和《蒲公英的梦》,这两篇课文的文本就是类似的,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学习并朗读,也可以整体归纳小学生们的情感诉求。

(二)写朗读感悟

四年级小学感悟不再是简单记录所读内容,要有自己的思考和问题。教师定期收录同学们的朗读感悟,来查看每位同学的朗读成果,以此决定下堂课的学习内容。朗读是朗读者创造出属于自己生命参与的有声语言活动[3]。他人的体会无论如何也不可以嫁接在自己身上。这时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监督,建议定期抽查,让学生口述书面内容。

当然,孩子们在长久的写朗读感悟中会出现厌烦情绪,对于情绪烦躁者,教师和家长两边要双管齐下,换方式让孩子们爱上朗读。比如,停下一段时间不写朗读感悟,改成举办“朗读讨论会”的形式,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讨论,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二、四年级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情感阅读程度难以把握

情感阅读是个主观性极强的存在,每位同学对文章的感知都是不同的,朗读者朗读是一种感受,倾听者又是另一种感受。

2.朗读语调调整消耗大量时间

朗读的停顿、感叹、疑问等语气对一篇文章朗读成功与否很重要。但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小学生语调的强调、引导过于注重,从而形成了死板的阅读语调。消耗时间却形成了固定语调停顿,这样做的效果是顾全整体而忽略局部。

(二)建议

1.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步入文章情境

四年级小学生们的思想状态已经初步成熟,在课堂上要让他们体会到“被解放感”[4]。例如,在s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中,有一篇课文是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冰心的文章文笔优美,情感细腻,很适合细细朗读,锻炼四年级小学生对待事物的平稳感。

2.引导小学生进行多种朗读语调停顿的训练

多增加训练时长,会有显著效果。尤其是诗歌朗读。例如,在s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中,一篇古诗是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两句可以这样停顿: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以此表达花盛开的状态好。不同的停顿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四年级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朗读的能力。加强四年级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多位学者和教师、家长都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加强训练,多说多练,为培养更高层次的朗读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语调课文小学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4~6岁听障和健听儿童语调感知的比较研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谈谈诗歌的语调
背课文
我是小学生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