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学习方式及学习评价

2019-01-13李珏秀

魅力中国 2019年13期
关键词:钟面评价者评价

李珏秀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初级中学,四川 资阳 641322)

一、目前我国初中数学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

1.评价的目的单一。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重视学习结果比较多,而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评价不够重视,从而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学生的发展。

2.评价的主体单一。教学中的评价活动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学生对学生,家长对学生,学生自我的评价较少。

3.评价的方式单一。评价方式主要是笔纸测验。课堂提问评价,关注的都是学习的终结性结果,而对于学习过程中能力情感的提高没有及时、恰当的评价。

4.评价层次较低。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知识的掌握,只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对于思维、技能、品质、情感等这些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方面评价较少。

5.评价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评价时重视没学会、没掌握的内容,关注学习后的结果,而不重视学会的掌握的内容,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自身提高、发展、变化的情况。

6.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单一。评价结果只有分数数量化形式,没有体现学生整体学习情况,没有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二、改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应该联系实际。从知识的掌握到知识的应用不是一件简单、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形成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从具体的事物提炼数学问题,这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

加强课外实践。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听到的终会忘掉、看到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的才会理解和运用。因此,要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学生既学了知识,又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经常让学生去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就会逐渐形成。这也是数学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方法指导。要求学生联系实际,相互交流,掌握最优的学习方法。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备考。怎样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要指导学生怎样学习数学概念、命题、计算、证明和数学思想方法,促使学生在会学和会用上下功夫,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三、确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

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四、组建小组,进行组内互评,帮助学生了解相互之间的表现

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评价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

这种评价方式简单易行,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进行的。这种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进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的发展给予关注,使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不断改善自身,获得发展。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五、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如教学“认识钟表”一课,在认识钟面时,教师首先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观察不同的钟面,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然后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一个圆面,1~12的数字,时针、分针各一个),6人一组,根据刚才的发现,小组合作试着动手做钟面。在做的过程中,学生有的把数字摆错了,有的把指针弄丢了或摆错了。教师在展示各小组制作的钟面时,让学生互相评价,并说一说理由,最后在全班汇报、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给予结论性评价。

学生在操作期间,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并给予激励性评价,如:“你能积极参加讨论,具有合作精神。”“你不但愿意帮助别人,而且还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请你勇敢地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展示自己的优点是自信,暴露自己的缺点是勇敢。”“没关系,至少你思考了、参与了,很棒!”学生在这样充满激励、赞誉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习,感到轻松、愉悦。如果不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不能及时发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正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使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提高数学。

猜你喜欢

钟面评价者评价
正确的钟面时间
接着画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师的角色转变带来的课堂教学变革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一年级单元同步自测题
360度绩效反馈评价有效性的博弈分析
我与教师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