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2019-01-13容素琼

魅力中国 2019年41期
关键词:译本英译译者

容素琼

(北海职业学院,广西 北海 536000)

一、非遗外宣翻译的生态翻译学原则

(一)整体联系原则

发端于古希腊“万物之一”的生态整体主义形成于20世纪,以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为代表的系统论强调了整体及整体内部的联系。事物的存在总是先有整体,后有整体的组成部分;整体决定部分的性质,整体是决定性方面。非遗翻译是一个有鲜明整体性的有机生态系统,其中原文本或译文本所处的生态子系统,以及译者、读者各自所处的生态子系统等组成部分都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各子系统之中的组成部分也相互联系且相互影响。在考量各子系统及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时必须以整体“一元观”约束之,即非遗翻译是在尽可能存留原文生态状况的基础上将文化信息转换为目的语并予以广为传播。这凸显了非遗翻译的特点是:原文本的生态状况是亟须保护的重要对象,有很多内容须绝对存留;译文的生态存续又能使原文的内涵和文化随之长存,进而得以传承。因此,非遗外宣英译是否能最大程度地使非遗以不同符号形式得以“维持”及“重构”,取决于是否将非遗翻译作为整体加以对待,并对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加以重视。

(二)平衡和谐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中,当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一种协调统一的状态时,就形成了生态平衡。在这种平衡的关系之中,系统内各部分保持一定比例,和谐共存,稳定发展。翻译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由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具有关联性、相似性和同构性,翻译生态系统中也具有同样的平衡与和谐特征。翻译的主客体之间,包括译者、原文和译文在内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信息传递达到一种协调与统一的状态时,便会形成平衡、和谐、稳定、发展的关系。非遗外宣英译要具备存续性,并获得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景,必须考虑译者、原文和译文在整个翻译系统内互动比例的和谐。只有充分发挥译者的主导作用,在极大的程度上适应生态环境,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进行“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恰当地保持原文的生命,并对原文文本进行移植性的选择活动,生成的译文才能最终保以“生存”和“长存”。因此,非遗外宣英译必须遵循生态翻译学的平衡和谐原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的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的适应性

生态环境(translationaleco-environment)是生态翻译学的九大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之一,强调的是一个由语言、文化、社会、作者、读者、译者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这些因素既可以制约译者进行最优化的适应选择,又是译者进行适应选择的前提和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材料的首要目的是对外文化的输出,实质在于对中国独有文化的世界推广。但事实是不断涌入西方世界的中国文化并没有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享有大国的地位,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方法存有很大的修改和上升的空间。相信高质量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材料同样可以让西方读者感受独特文化魅力,这就要求外宣材料要尽可能地保留中国特色,贴近原文特色和风格,不要一味满足读者需要而大规模地采用归化,从而使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失真。近年来汉语热现象也使得中文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加有地位,大大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中的源语在外宣材料中音译的可能性。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通过大量普遍接受的中国英语(ChineseEnglish)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有性和唯一性会让西方读者对具有异化特质的译文更加具有好奇心和包容性。

三、生态翻译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

生态翻译学最新的表述为:“以新生态主义为指导,以生态翻译的喻指和实指为取向,以发掘和揭示翻译活动中的生态理性和生态意义为要务,以使生态理性和生态思想成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统领和关照一切翻译行为和翻译研究为宗旨,是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和描述翻译的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归依,以‘适应/选择’理论为基石”,融合中西方译学之长,立足于翻译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系统地探讨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该理论关注的焦点是“三生”主体,即翻译“生态”、文本“生命”及译者“生存”,探讨“境、文、人”三者关联互动、平衡和谐的翻译生态整体观。从宏观角度来看,翻译生态学借鉴了生态学的科研原理和生态理论,一些核心概念和理论借鉴自生态学,如“翻译生态环境”“文本生态”“译者责任”“文本生态”“共生互动”等,从微观译本层面,从“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出发,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对文本进行“三维”转化,是生态翻译学提倡的翻译方法。自生态翻译学理论提出以来,不断被应用于文学翻译、哲学社科翻译、商务法律翻译及口译等研究中,该理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在不断应用研究中得到证实和丰富。

结语

本文从生态翻译视角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主要从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和译本的“多元共生”出发讨论了如何让译本达到最佳的生态平衡。在译本的“多元共生”上,多模态成就了多译本的产生,然而各模态、各媒介对译本的影响程度以及模态、媒介之间的互动、互补对译本意义构建的影响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绝不会仅仅局限于是纯文本,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时代的到来,超文本(hypertext)将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主力军,合理利用多种模态辅助外宣文本翻译进行更好的信息传递将会有更大的研究空间。

猜你喜欢

译本英译译者
摘要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德译本《牡丹亭》赴欧演出考论——以1936年奥地利“六幕”演出为中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西夏文《无边庄严会·清净陀罗尼品》初、校译本对勘札记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