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炎凉,人生百象
——论老舍《茶馆》中的人物塑造
2019-01-13吕启盼
吕启盼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一、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和平民化
(一)人物的个性化
在塑造人物上,老舍先生赋予了人物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语言,并且用生动逼真的语言准确地反应了人物的性格。老舍先生曾被曹雪芹“一句话刻画语言”的人物功力所惊艳,事实上他的作品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常四爷在第三幕中说:“我爱我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呀?”①这句话与话剧中他刚正不阿的性格相符合,他对朋友义气,对国家热爱,在道德上几乎完善,但是在黑暗社会的压迫下最终只能一事无成,落得个好人没有好报的下场。又如第一幕中,恶棍二德子正对常四爷的一句不正经话发威,反手要抓常四爷的脖领。似乎气势汹汹,无人能挡。但之后,远处的一句:“二德子,你威风啊。”(并未立起),仅仅短短的7个字就让二德子俯首称臣,尽管没有其他语言的刻画,但仅7个字就让一个作威作福,靠着洋人吃饭的马五爷的形象跃然纸上,一句话丰满一个形象,老舍先生的语言功力可见一斑。
(二)人物的平民化
《茶馆》就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一部话剧,它的语言非常的生活化,平民化。这部话剧主要描画和叙述了底层平民的生活,因此大胆采用北京底层的平民语言,剧中人物形象也就更加鲜活平实。平民百姓的语言不但通俗易懂,而且更加贴近生活,读起来倍感亲切和真实。其中,最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语言是儿化音。仔细阅读茶馆剧本,我们能从中找出很多儿化词和俗语。比如松二爷的“有事儿”;刘麻子的“小两口儿”“小三口儿”再比如王利发的“哥们儿”这些儿化词的运用,增强了话剧的现实色彩,也营造了非常浓郁的老北京生活氛围。此外,剧中还有很多北京地方语言,比如王利发语言中的“您”字使用最多,这是北京人常用的敬词,这同时也体现了王利发小人物的身份。这就是老舍先生所说的“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词汇。”②
二、人物的象征性和隐喻性
(一)人物的象征性
布莱希特说过,人们知道中国古典戏曲大量使用象征手法,一位将军在肩膀上插了几面小旗,小旗多少象征着他率领多少军队。布莱希特非常欣赏中国传统戏曲的象征性。老舍的茶馆追求的正是布莱希特所说的中国传统戏曲的象征性。老舍先生在话剧中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和个性化语言赋予了每个人物象征性的特征。例如,《茶馆》中的茶馆经历了三次变迁,表面上看上去是王利发命运的三次变迁,但实际上意味着历史的变迁。再比如,结尾处写了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的悲剧命运,三位老人撒纸钱象征的仍然是时代的命运,这是老舍先生用小人物来揭露历史。茶馆中的人有时候只说了一个字,也极具象征性,例如剧本最后出场的沈处长就说了一个:“蒿”(好)字,这不仅仅体现出国民党军阀自命不凡,也象征了军僚政府的腐败黑暗。
(二)人物的隐喻性
老舍说:“我们应当设想自己是个哲学家,尽我们的思想水平之所能及,去思索我们的话语,聪明俏皮的话语不是俯拾即是的,我们要苦心焦思把他们想出来。老舍通过人物的对话中体现自己对社会的批判和思考,使人物的语言有很强的隐喻性。例如第三幕小二德子打了学生之后被王大拴教育时的情景,老舍使小二德子的话充满隐喻性,即使他是反面人物,老舍也让他说出对社会的批判,这同时也是小二德子自己骂自己的话。老舍的隐喻,有时是通过人物的潜台词体现出来的,比如第二幕,是民国时代,李三还留着辫子,李三所说的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这里用“越改越凉的茶馆”隐喻“越改越凉的社会,”体现了这个越改越凉的社会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生存下去的了隐喻意味。
三、人物命运的悲剧性
老舍先生的茶馆风格是悲喜交集。但本质是以悲剧为主,加入的喜剧因素是为了是悲剧更悲。老舍先生的个人经历使他认为个人命运是由社会悲剧造成的。茶馆的悲剧主要悲在三个主要人物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以及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身上。比如秦仲义,老舍先生刚上场的秦仲义穿着讲究、志得意满与这一人物最终老的不像样子了,衣服也破旧不堪对比。剧中人物的命运都是深受社会的影响,他在第三幕中的最后陈词,是对黑暗社会做出了的血与泪的控诉。除此之外的其他小人物,老舍先生用了喜剧的形式写悲剧,比如剧中的庞太监发财之后娶妻,最终因为改了民国之后没有势力而被侄子活活饿死;再比如剧中异性兄弟老林,老陈娶一妻也是受社会的践踏。《茶馆》中主要人物的正当的奢望,欲求都被国家政权所碾压,使悲剧更加绝望和凄凉,而非悲壮;写小人物的人伦,夫妻关系,老无所养等,也使社会悲剧更具普遍性,更具控诉性。
四、结语
老舍笔下的人物是他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归纳,这些人物同时也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和社会现象,这也是一个作家所要担负的社会责任。《茶馆》中人物的塑造来源于生活,极具个性化和平民化,剧中主要人物以及形形色色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也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引文:
[1]老舍:《茶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126.
[2]老舍:《老舍的话剧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开本,198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