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学习力
2019-01-13蔡媛清
蔡媛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102)
苏联共产党从建立、到夺取权力建立政权,再到“八。一九”事件之后彻底失去权力,断送政治生命,这中间的利弊得失非常值得我们今后要认真学习总结、汲取经验教训。与之形成鲜明对应的是我党在经历改革之后非但没有衰落、消亡,反而焕发出勃勃生机,我认为这是与我们共产党自身具备的强大学习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学习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是个极具特殊含义的词汇,也是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论语》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将近一个世纪前名不见经传的小党,几经沉浮起落、突破革新、不断壮大,到最后成为执政党与全世界第一大党,这与其认真学习的态度和强大的学习能力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月1日庆祝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大会的讲话时就曾经提及到:中国共产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光辉历程和伟大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总结。提升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学习能力,对于提升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如何提升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学习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度重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对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志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同时,也有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夫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现在中国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常理性和系统性。实际工作中,马克思主义也存在着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现象,在一些领域“失语”、“失踪”与“失声”。
基于上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把掌握好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要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与底线思维,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受它。有些人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对其产生曲解、误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很好的把握住马列主义的精要,对其认知、理解只是片面的停留在一知半解、粗枝大叶上,缺乏系统、深入、全面的学习与掌握。只要我们能够真正认识、理解和把握住马克思理论,就会为其折服。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站在了人类真理和道义发展的制高点上,坚持历史尺度与历史价值,强调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注重价值。
马克思主义虽然经历了将近两百年的发展,但它非但没有衰竭,还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前途远大、前景光明,可以进一步更好的指导社会实践。
在现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已经深深融入到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话语体系,我们绝不能简单的对其抛弃。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我党无异于放弃了舆论宣传的核心阵地,必然会带来思想混乱、多元价值观念尖锐冲突对立,进而引发社会震荡、引起政治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对其进行合理的扬弃,以指导我们在21世纪进行更好的社会实践活动。要用马克主义的分析视角与科学方法,观察当今世界的世情世风,思考未来的发展变化,给出更加合理的解释与说明。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头脑、思考问题、指导实践时,在旧有的话语体系内我们还要融入新话语、新词汇、新表达方法,不断完善、扩容、突破、创新,使之在新时代更加能够接地气,这既是时代所需,也是对丰富马克思主义做出的巨大理论贡献。
马克思主义能够长久的用于指导社会实践,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其可以一直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与时俱进,将一般理论适用于新的社会发展变化。如果我们仔细阅读马克主义经典著作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可以肯定的假设,要是他本人生前就进入到了互联网社会,一定会欢欣豉舞的看到他预见的生产力大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社会交往充分有效的所需条件,在今天的互联网、大数据支撑下,真真切切的实现了。马克思当年设想的“计划经济”,过去被一些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批评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但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却成为了现实。这充分说明这样一个道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落后、过时,脱轨于社会发展,而是要有一个充分酝酿、发展与成长的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讲出、讲好一个个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好故事。只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方法论在社会实践层面上取得丰硕成果,用事实说话,就能证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不过时,一样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共产党宣言》被誉为是共产党人的《圣经》。我们共产党人之所以将其奉为圭臬,是因为它的理论价值深刻的揭示了在资产阶级时代,社会是以怎样的规律在运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将是何种走向。同时还全面阐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劳动力数量相互制衡特点,大生产关系时代城乡间、国家间、地区域间因人口、生产资料、分配模式而形成的产业链上下游地位分配差异与相伴生的政治经济格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入市场经济,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也要看到,有许多问题单单依靠市场本身是解决不了的,还要靠政治干预的方式加以完善补充。因此,在现当代的中国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政治力量的实际掌控者和使用者,我们共产党人要时刻对资本保持足够的警惕,确保大多数党员不被资本所迷惑,还要提高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可以有效的避免和化解各类风险与问题。要时刻以马列主义的价值、观点与方法武装自己,面对资本时可以有效驱其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效力,而不是为其所牵绊、制肘进而控制、驱策。
二、适当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关键概念
“宪政民主”、“公民社会”、“普世价值”等这些概念是影响许多党员干部作出正确意识形态判断的一些关键概念。对于这些概念,我们应当有一些大致的了解。
“宪政民主”是“宪政”与“民主”两个概念的连用。“宪政”,在我们中国是作为一种反对专制的思想武器而被引入的。中国共产党使用这个词,是为了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意识。在新中国成立的一段时间内,这个名词由于受某些政治原因的影响,仅仅作为一个学术名词存在,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也没有多大的改观。而进入21世纪后,在西方政治理论与“颜色革命”的实践操作中,“宪政民主”这一概念越来越多被赋予了意识形态意蕴,成为西方美化自身政治制度、诋毁发展中国家的理论武器。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保持足够的警惕。
“公民社会”主要内容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与开放性、参与性等基本核心概念。其中,个人主义是认为个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维护和发展人权是公民社会的首要原则。多元主义,强调个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思想多元化。公开性与开放性,指政务活动的公开性和公共领域的开放性是公民社会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参与性强调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制约国家权力是公民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中国社会,公民社会通常指与“官方”相对应的民间社会。只有在强调政治性、意识形态等特定语境中,才会对公民社会一词着重使用。这种状态下对“公民社会”一词的使用,深受“第三领域”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被赋予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超出了学术范围的边界,引发了传播上的不适与困惑,带来了许多的误导。
“普世价值”理论认为,人作为自然界与社会中的生命体,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和生活方式,因为有着基本相同的需求,所以也就形成了相类似的价值观。特别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人类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大体趋同,日渐走向一致,普世价值中所包含的“自由、平等、人权、博爱”等思想应该被全体人类所接受。
当然,上述观念更多是西方学者的鼓吹,其中虽然包含有许多的合理之处,但过分推崇也难免会带来水土不符的负面效果,给具体社会、地区、人群带来冲击与震荡。对其生搬硬套、强行嫁接,我国学界、政界一贯是持反对立场的,认为在推广过程中要实际结合具体的世情、国情、政情、民情等慎重选择、区别对待、有所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