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社会工作事务所发展中的问题
——以云南省某社工事务所为例
2019-01-13田雅馨沈琳洁
田雅馨 沈琳洁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2488)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社会工作发展至今,在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进展,具体表现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迅速增长;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迅猛;社工专业化建设的研究突飞猛进;社工职业化建设的试点和实施开始起步等。
但与此同时,社工在实务发展过程中面临了很多问题:大政府+中市场+小社会的治理格局无法支撑社工实务的全面开展;社工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不高;没有明确的岗位及职业资格编制等。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从个案角度更为直观地了解社工事务所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探析社工在中国发展艰难的原因,并试探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二、社工事务所的困境及问题分析
(一)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在春熙社工事务所的案例里,其主要项目为邻里小灶。该项目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一小区高龄老人的吃饭问题,并促进邻里互帮互助,社工在其中的主要作用为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并不负责具体的实施即做饭等过程。单从结果上看,“邻里小灶的”的目的是为高龄老人提供午饭,这个目的具非专业性。第一,没有专业化的知识、技能运用,更多的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第二,项目简单化,社工在该项目中的角色过于单一,参与度不高,提供的服务内容只有“餐饮”一项,项目内容过于简单。
(二)政府主导下的弱自主嵌入
春熙社工事务所与政府没有太大关系,其主要关系是政府购买项目的合作对象,而非隶属政府的管辖范围,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该事务所无法获得政府足够的资金及资源支持,很多真正为困难群体谋利益的项目如扶贫、照顾残障人士等,机构无法接触。比如在春熙事务所中,政府提供的款项仅有八万多元,而这些占据事务所90%的资金来源。
(三)仍停留在项目层次的嵌入,缺乏系统性
在春熙社工事务所的案例中,其主要项目为“邻里小灶”和“凯苑家园睦邻项目”两个项目,项目的服务内容分别为照顾社区高龄老人和照顾社区小孩。该事务所的项目之间是分散的、关联性很弱的,这也导致其组织无针对性,无特殊性,无系统性,也无清晰的前进动力。在春熙社工事务所的表现,就是社工在项目中的参与性不高。
(四)重管理、轻服务
在政府层面上:政府主要担任向社会购买服务的角色,政府认为社区老年人需要照料,就购买相关项目。政府主要履行行政和管理角色,具体的服务对象由政府指定,项目实行过程中政府也没有过问社工专业性的实施程度。在社区层面上:居委会主任有其自身的利益考量,更多关注政策的实施力度与自身行政管理,而较少真正以服务人民的助人行为作为标准。在社工机构层面上,社工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不高,专业性仅有较少的发挥空间,导致社工虽然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却在嵌入过程中放弃了自身优势,转而行使着与行政人员相似的职能。
三、相关建议
(一)政府与机构责任共担
政府需将更多的权力转移到社会企业和机构中,以政府购买项目等诸多手段,将社会保障服务交由社会去做,从而发展出政府和社会在社会工作、社会服务方面的互补格局,使社工机构的嵌入由从政府主导下的专业弱自主性嵌入状态走向政府—专业合作下深度嵌入,从而更好的发挥社工的专业性功能。
(二)机构的自我反思与调适
第一,深入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深入反思如何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寻求当地社区传统与社会工作专业的结合,发现社区动力,推动社区发展;第二,在对社工绩效考核方式的摸索中,寻找社工机构、社工派驻单位或社区、服务对象等利益相关方的平衡方法,并据此推动社工机构管理改善;第三,在实践中反思专业价值观,并通过各种机会提升服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