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方药与中药的差异及分析
2019-01-13汪雨竹
汪雨竹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日语系,重庆 401120)
一、前言
日本汉方药是日本古代日本化流传下来的中国药学。自秦始皇时期传入日本,中国传统药学深受日本文化的熏陶,进行了数次的发展与改变,从而渐渐形成了带有日本文化特色的日本药学,就是我们现在很熟悉的汉方药。因此,日本汉方药与中药说起来还是同源的,即在汉方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由多种草药混合而成,并且药材剂量大都遵循药房记载,已经使用白千年的传统药剂。而且通过当今世界药物市场分析可知,中药、天然药物以及草药大约只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0%,而当中汉方药比例高达80%,但是汉方药大部分的药材都依赖于中国进口。因此,日本在向我国进口药材的同时,还充分发挥出其优秀制药工艺与市场优势,来不断的扩大其在世界药厂的份额。本文主要对汉方药与中药的差异进行相应分析,来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经验。
二、汉方药与中药的差异及分析
汉方药与中药是一脉同宗的,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之处。两者是同宗同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主要原料大多数来自于天然植物,并且是以传统医学理论来作为依据,还有其药方源是来自于古代药方,以及按照古方熬制的。但是两者在很多方面还是有着诸多差异。
(一)药用原料品种的差异
当前汉方经常运用的200多种植物药材,其中仅有50多种药材可以在日本本土上种植,而其他的都依赖于对外进口。比如经过相关研究表明,日本的一种药物,从其药方中提取的50多种药材,有30多种药材需要从中国进口,并且其中有10多种药材还是中国独产的。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日本药用原料品种极不丰富,并且尤为一来与向中国进口。而中国确是世界上植物药用品种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记载的植物药材就高达10000多种,而且植物药材面积种植面积也极为广阔,相应的产量也是高达万吨,因此中国的药材品种不仅极大的满足了自身的需求,而且还经常出口销售到日本、欧美各地。
(二)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的差异
在日本,汉方制药产业虽说是传统产业,但是目前基本上实现了机械生产化。而且他们敢于在汉方药制药产业尝试新技术与新工艺,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备受国际推崇。与此同时,日本汉方药制药产业对其产品质量的控制也是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从而对药品的剂量、规格等方面建立起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规范体系,并且也将汉方药的使用状况与人们的评价情况纳入到药品的质量评估中。但是我国中药制药产业却没有做到这么好,虽说也有着很多的新型剂型,但是普遍都存在技术水平不太高的问题,另外新工艺与新技术也在日常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相应质量标准与管理却不太健全,使得中药质量一直以来都不稳定。而且也导致与国外标准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对于我国中药出口是极其不利的。
(三)科研体制的差异
日本汉药方产业一大特色大便是汉药制药一般是来自于名办企业研究机构,使得其技术部门直接设立在市场,来对生产与销售的对接能够更加方便。而且日本的药物研究经费也投入很大,将每年药物的利润的10%至20%都用来药物研发。另外,国家也每年大量向企业投入药物科研经费。而在中国,科研与技术的开发大多数往往是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而且国家研发经费绝大数也是投入其中。因此,中药相关企业受诸多限制,导致其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其薄弱,而且科研人员也往往更看重与结果,却忽视了其实际应用,使得其技术水平与质量控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要求,相应的科研成果也就很少。与此同时,近些年企业的科研投入虽说有所增加,但其营销费用却严重不足,导致很多中药企业不愿展开物质基础以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使得一系列质量问题频发。另外,我国在新药研发方面也缺少相应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更高水平的现代中药。
(四)药品流通的差异
日本企业基本上是工商一体的经营性质的企业,就是往往会有多家生产区域来负责药品生产。而其药品流通方式也是由制药产业直接或借助中产机构来将药品卖给相关医院,来作为医用汉方药;或是将药物卖给药品销售店,则被称为一般汉方药;还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以家庭药箱的形式来发给需要的家庭,并定期检查每个家庭药箱配置情况,这就是配置汉方药。而与日本相比,中国药物的流通就显得特别复杂繁琐,往往要经过多种销售渠道,而且在此过程当中,销售商往往有着很大的利润收入,导致相应药物特别昂贵。另外药品在医院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是很大的。如此一来,这对我国医药销售网络的有利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结语
总的来说,汉方药与中药在原作物培育、科研发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可知,中药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两国对待传统药物的发展的态度上也是截然不同。而且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汉方确实是与中药一脉同宗,但是却明显强于中药。因此,这个差距还是认为因素主导的。故中药产业要想有着自己的特色与国际现代化的话,就需要以人为基础,来让从事中药事业的人员有着更好的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具备创新突破精神以及有着更为开放广阔的发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