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舍饲奶山羊健康养殖新策略

2019-01-13杨浩钺陈德坤

中国乳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奶山羊兽疫圈舍

文/杨浩钺 陈德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1 奶山羊健康养殖概念及现状分析

1.1 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概念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如何适应其所处的环境,满足其基本的自然需求。科学证明,如果动物健康、感觉舒适、营养充足、安全、能够自由表达天性并且不受痛苦、恐惧和压力威胁,则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动物福利主要包括:生理福利,即无饥渴之忧虑;环境福利,即要让动物有适当的居所;卫生福利,主要是减少动物的伤病;行为福利,应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心理福利,即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的心情。据此分析认为,动物福利得到保障,则会使动物的生长发育处于健康水平。

健康养殖是指养殖的动物在生理上处于健康状态。为实现健康养殖,就必须为养殖动物提供生活环境,保证养殖动物的福利,使其生长发育处于优良状态,即各项生理指标、心理状态、精神状态都在正常水平。采用健康养殖生产的动物产品是最理想的动物性食品,也最符合人类的健康要求。目前,健康养殖已经成为我国动物养殖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趋势。

1.2 奶山羊养殖现状分析

1.2.1 国外现状分析

国外奶山羊养殖多以家庭农场为主,也有少部分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模式。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大多以天然放牧的形式养殖奶山羊,这种养殖方式让奶山羊可以获得营养全面而丰富的新鲜牧草,同时还能得到充分的日光和运动,提高免疫力。而在寒冷季节,牧草资源相对较少,则对奶山羊进行舍饲养殖,圈舍全部使用麦秸做垫草,并设有自动饮水槽。有的羊场采用饲喂机器代替人工饲喂饲草,并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奶山羊饲喂不同配比的饲料,同时为奶山羊提供娱乐的场所。

无论何种奶山羊养殖方式,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和其他激素的量都不能超过正常范围,如抗菌药物阿莫西林、抗滴虫药物甲硝唑饮水或拌料的用量应在0.05%以内,青霉素肌内注射量应在10 万U/kg体重以内;在生产时,马、牛催产素用量在30~50 U/头之间,猪、羊的用量不超过20 U/头等。

总而言之,国外在动物养殖过程中注重动物的生理需要和生活习性,从而有利于增进动物健康和提高其生产力。

1.2.2 国内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奶山羊养殖业迅速发展,但在养殖方式上,还是以散养和舍饲为主。散养多见于农村一家一户的传统养殖,3~5 只奶山羊,白天拴在房前院后,夜间集中在简易搭建的圈舍中。圈舍地面潮湿、不通风,夏季多蚊虫。只有在兽医人员进行奶山羊疫苗注射前,才进行圈舍消毒。

舍饲养殖,也叫规模化养殖,根据奶山羊养殖数量又分为户养和农业合作社养殖,户养指农户养殖奶山羊数量在50~200 只,农业合作社养殖指养殖奶山羊数量在300~600 只。规模化养殖的羊场会为奶山羊建有专门的羊舍和运动场,羊只可有自由活动的空间;羊场会针对奶山羊可能发生的疫病,如痘病、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等进行疫苗接种,但没有统一的免疫程序,很难达到抗体覆盖率的要求;羊场一般缺乏兽医人员或兽医经验不足,滥用、乱用药的现象比比皆是。

总体看来,我国奶山羊养殖水平不高,特别在疫病防控上做得不到位,应加强“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观念,减少奶山羊疫病的发生,让奶山羊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

2 国内奶山羊养殖中的疫病流行及防控现状

2.1 疫病流行现状分析

奶山羊规模化养殖中常会发生一些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的疾病或疫病,如乳房炎、羊口疮、小反刍兽疫、魏氏梭菌病、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伪结核等,且存在一体多病,一场多病的现象。

我国临床乳房炎平均发病率30%~50%,隐性乳房炎平均发病率45%~50%,由乳房炎引起奶山羊死亡率和淘汰率总计高达70%[1,2]。羊口疮病在全国各地区都有发生,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呈群发性,不同年龄的山羊都能感染,其中1~6月龄的羔羊患病最多[3]。王晴楠等[4]报道我国近30 年的羊口疮发病率4%~100%,死亡率1%~59%。小反刍兽疫自西藏阿里地区首发以来,根据农业农村部兽医局发布的小反刍兽疫疫情报告,截止到2014年,我国20 个省(市、区)都有该疫病的发生,发病率高达90%~100%,病死率严重情况下达到50%~100%[5,6]。羊魏氏梭菌病一般呈散发流行,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主要感染6~18 月龄的山羊,奶山羊病死率约为31%[7]。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大多发生在6~12月龄山羊,主要发生在冬季,发病率19%~90%,死亡率40%~100%,若在易感羊群中,病死率超过80%[8]。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病在我国的流行率约30%,呈散发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性别、年龄的山羊都易感染,且一旦羊群感染该病就很难根除[9]。

2.2 疫病防控现状分析

我国规模化羊场在疫病防控上严重依赖于疫苗免疫,并存在认为给奶山羊注射疫苗后,就不会感染相应疾病的观点。通常以0.5 mL皮内或1 mL皮下接种山羊痘细胞弱毒疫苗预防山羊痘;每半年注射1 次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三联苗预防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接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预防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接种小反刍兽疫病毒弱毒疫苗预防小反刍兽疫[10]等。但我国目前所生产的疫苗还达不到理想的免疫效果。

3 奶山羊疫病防控新策略

3.1 重视动物福利

我国奶山羊的养殖需借鉴奶牛养殖设备、方法及技术,改善奶山羊生活环境。在基础设施上,把羊舍地面铺成斜坡状,以便于清理粪便和污物,同时方便冲刷和排水;根据养殖规模,建设适合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奶山羊圈舍和运动场或游乐场,场内设施应包括斜坡、楼梯、不同高度的原木堆,充足的水源和草料以及休息的场所等。在饲养管理上,定期刷拭羊体,保证羊舍内空气流通、干燥卫生、温暖适宜;在疫病防控上,配备兽医人员,负责防疫、消毒、随时监测奶山羊生理指标,给羊进行免疫接种等,保证奶山羊健康。

3.2 利用肠道菌群改善奶山羊抗病力和生产性能

在奶山羊养殖过程中,最重要是提高奶山羊自身免疫力,其中利用机体微生物菌群改善奶山羊的抗病力和生产性能是十分必要的。近年的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改善其生产性能,进而提高产量。孙笑非等[11]报道芽孢杆菌因其具有蛋白酶等活性,可以将饲料转化率提高8%左右,还可参与机体新陈代谢,促进动物生长;石秋锋等[12]发现0.1%的丁酸梭菌和0.012%潞威粪球菌制剂可提高仔猪日增重;Bayatkouhsar等[13]研究发现,乳酸杆菌能显著增加犊牛的体重,改善肠道菌群平衡,降低的腹泻率;黄良策等[14]研究发现乳酸菌和纳豆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和改善乳品质;张岩等[15]发现将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地衣芽胞杆菌和酿酒酵母菌按同等比例组成复合益生菌制剂,添加到奶牛日粮中可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又能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因此,建议在养殖奶山羊时,合理添加一些益生菌,如乳酸杆菌、芽孢杆菌、丁酸梭菌等,提高奶山羊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奶山羊兽疫圈舍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浅析小反刍兽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奶山羊的营养需要与干物质采食量
EM发酵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饲喂奶山羊的效果试验
褪黑素膜受体MT1与MT2在妊娠期奶山羊卵巢中表达特点
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适用于地面平养的可防暑降温的禽类圈舍
奶山羊的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