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痰热清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的进展

2019-01-13闫双银

天津药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舒巴坦氯化钠氧氟沙星

闫双银

(大连康复疗养中心小平岛疗养区,辽宁 116023)

痰热清注射液是治疗以痰热阻肺证为主的复方中药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解痉的功能,处方由黄芩、熊胆、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配方而成,主要成分是黄芩苷为主的黄酮类成分、总熊胆粉(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总氨基酸、绿原酸、连翘苷。由于其化学成分复杂,与其他药物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液的稳定性和疗效,甚至给患者带来潜在的危险,故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配伍情况。

1 常用稀释用药物

胡琦[1]取痰热清注射液2 ml,分别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0 ml,8 h内外观、pH 值无明显变化,紫外吸收光谱未发生改变,含量符合规定。唐文明[2]将痰热清注射液10 ml分别用10%的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50 ml,当用 pH 值为3.21或者3.8的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产生了白色沉淀。用pH 值为4.0的10%葡萄糖注射液,以及pH 值4.0以上的5%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没有产生浑浊和沉淀。说明与氯化钠注射液可以配伍,与pH 值为4.0以上的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可以配伍。

2 抗感染药物

2.1喹诺酮类药物

2.1.1环丙沙星 谢晓梅等[3]将痰热清注射液 2.0 g用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溶解后,与环丙沙星注射液各取5 ml混合,产生白色絮状物。刘凤平[4]抽取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痰热清注射液各1 ml混合,立即出现絮状物。说明不宜配伍。

2.1.2莫西沙星 张志华[5]将痰热清注射液 20 ml用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溶解后,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各取10 ml混合,产生白色絮状物。柴红芳[6]将痰热清注射液 2 ml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 ml混合,产生白色絮状混悬物。王秀宝[7]将痰热清注射液 20 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溶解后,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各取10 ml混合,产生白色絮状物。说明不宜配伍。

2.1.3洛美沙星 金英爱[8]将注射用门冬氨酸洛美沙星用氯化钠注射液20 ml溶解后,抽取5 ml加入痰热清注射液中,出现黄色絮状沉淀,加热无变化。韦敏等[9]将洛美沙星0.2 g用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溶解,再与痰热清注射液10 ml混合,外观无变化,pH 值、不溶性微粒和含量在合格范围内,可以配伍。两个结论不一致,考虑与配伍时浓度有关,应慎用。

2.1.4帕珠沙星 王金秀等[10]将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滴入少量痰热清注射液,立刻出现乳白色混浊液。说明不宜配伍。

2.1.5左氧氟沙星 唐文明[2]将痰热清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以1∶4的比例进行配伍,结果产生了白色浑浊。王媛媛[11]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溶解,将痰热清注射液20 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溶解,各取少量混合,产生白色絮状物。艾玲等[12]将痰热清注射液 20 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溶解,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各取5 ml、1 ml混合,液体为黄褐色。杨春侠等[13]将痰热清注射液取1 ml用灭菌用水9 ml稀释后,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各取1 ml混合,立即出现黄色混浊,逐渐转为深黄色,放置 2 h 后为白色絮状物。王霞云等[14]将注射用左氧氟沙星0.4 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输入后,续接痰热清注射液 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液,结果茂菲氏滴管内立即变小块状结晶体。陈宁宁[15]将痰热清注射液 20 ml用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溶解,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 ml注入其中,立刻出现乳白色絮状物。王柳[16]将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 ml与痰热清注射液2 ml混合,立即呈现白色浑浊。潘瑞芳[17]输入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后,续将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00 ml输入,发现输液管中出现白色絮状物。韦敏等[9]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与痰热清注射液10 ml于输液中进行配伍,外观无变化,pH 值、不溶性微粒和含量在合格范围内,可以配伍。以上文献只有1个结果表明可以配伍,其余7个结果表明不可以配伍,应该不宜配伍。

2.1.6氧氟沙星 邓明瑞等[18]将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溶解,与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100 ml混合,产生黄色絮状物沉淀。说明不宜配伍。

2.1.7氟罗沙星 王娟[19]将痰热清注射液30 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输入,续接氟罗沙星注射液50 ml,输液管内立即出现褐色豆渣样沉淀。说明不宜配伍。

2.1.8依诺沙星 尤照等[20]输入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200 ml结束后,将痰热清注射液 20 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输入,发现输液管中出现混浊的棕红色。说明不宜配伍。

2.1.9依替米星 王芳[21]分别取痰热清注射液与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各5 ml,混合后立即出现白色絮状物,静置 24 h,沉淀不消失。说明不宜配伍。

2.1.10西索米星 乔红青[22]将硫酸西索米星和痰热清注射液各抽3 ml直接混合,立即出现絮状物,放置 20 min后,絮状物凝固。说明不宜配伍。

2.2头孢菌素类及复方制剂

2.2.1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 韦敏等[9]将头孢曲松 2.0 g、头孢呋辛2.5 g分别在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溶解,分别与痰热清注射液10 ml混合,外观无变化,pH 值、不溶性微粒和含量均在合格范围内。说明可以配伍。

2.2.2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唐文明[2]将痰热清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以1∶4的比例进行配伍,结果产生了白色浑浊。梁莉丹等[23]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5 g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然后注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与痰热清注射液各取2 ml混合,结果立即成为乳白色半透明液体,伴有白色絮状物。说明不宜配伍。

2.2.3头孢匹胺 杨淑霞[24]将注射用头孢匹胺1 g 用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溶解后,另将痰热清注射液20 ml用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溶解,各取10 ml混合,出现白色混浊物。说明不宜配伍。

2.2.4头孢他啶 韦敏等[9]将与头孢他啶2.0 g在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溶解后,加入痰热清注射液10 ml混合,外观无变化,pH 值、不溶性微粒和含量均在合格范围内。杨玲等[25]将注射用头孢他啶2 g用氯化钠注射液 20 ml溶解后,另将痰热清注射液30 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溶解,各取5 ml混合,立即出现白色浑浊及絮状物,静置 30 min未见澄清。有分歧,应慎用。

2.3青霉素类及复方制剂

2.3.1阿莫西林舒巴坦纳、头孢噻肟、注射用头孢硫脒 唐文明[2]将痰热清注射液与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纳以1∶1或4∶1的比例,与注射用头孢噻肟、注射用头孢硫脒以1∶4的比例进行配伍,结果与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纳配伍没有变色,与其他均产生了白色浑浊。说明与阿莫西林舒巴坦纳可以配伍,与头孢噻肟、注射用头孢硫脒不宜配伍。

2.3.2青霉素、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 玉顺子等[26]将痰热清注射液 2.5 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125 ml备用,将青霉素480 万 U、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 1.25 g分别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加入其中,发现外观及 pH 值无明显变化。说明与青霉素、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可以配伍。

2.3.3美洛西林、阿洛西林 韦敏等[9]将痰热清注射液10 ml分别与美洛西林2.0 g、阿洛西林2.0 g在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输液中进行配伍,外观无变化,pH 值、不溶性微粒和含量均在合格范围内,可以配伍。

2.4其他抗感染药物

2.4.1克林霉素 韦敏等[9]将痰热清注射液10 ml与克林霉素0.6 g在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进行配伍,外观无变化,pH 值、不溶性微粒和含量在合格范围内,可以配伍。玉顺子等[26]将痰热清注射液 2.5 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125 ml备用,将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 0.3 g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加入其中,发现立即出现浑浊,并有红棕色沉淀生成。金英爱等[27]静滴克林霉素换痰热清注射液时,在输液器的茂菲氏滴管中出现深黄色絮状沉淀物。进一步试验发现,将两种药物混合后立即出现黄色浑浊现象,长时间放置并加热,此现象不消失。有分歧,应慎用。

2.4.2奥硝唑 唐文明[2]将痰热清注射液与奥硝唑注射液以1∶4的比例进行配伍,结果产生了白色浑浊。赖玲[28]用注射器将奥硝唑,缓慢滴入痰热清溶液中,两药交界处迅速产生絮状物,振荡后不消失。说明不宜配伍。

2.4.3吉他霉素 李竹等[29]将痰热清注射液 1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备用,将注射用吉他霉素 0.15 g用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溶解,各抽取10 ml后混合,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物。说明不宜配伍。

2.4.4更昔洛韦 张艳荣等[30]将痰热清注射液 30 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备用,将注射用更昔洛韦0.5 g用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溶解,各取5 ml后混合,立即出现白色混浊状,并有白色小块状样沉淀。说明不宜配伍。

2.4.5利巴韦林 玉顺子等[26]将痰热清注射液 2.5 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125 ml溶解,将利巴韦林注射液 0.2 g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两者混合,发现外观及 pH 值无明显变化。说明可以配伍。

2.4.6阿奇霉素 刘亚芹[31]将阿奇霉素注射液 0.25 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与痰热清注射液各取少许混合,立即出现白色絮状沉淀。说明不宜配伍。

3 胃酸分泌抑制剂

3.1泮托拉唑钠 张伟[32]将注射用泮托拉唑钠8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溶解,将痰热清注射液30 ml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各抽取5 ml混合,立即变成白色混悬物液体。常温放置24 h,白色混悬物未消失。说明不宜配伍。

3.2西咪替丁 王海莲[33]将痰热清注射液10 ml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再加入西咪替丁注射液0.2 g,立即变成咖啡色絮状物。方香淑等[34]将痰热清注射液10 ml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再从茂菲氏滴管加入西咪替丁注射液0.2 g,立即变成浑浊的咖啡色絮状物。说明不宜配伍。

3.3奥美拉唑 唐文明[2]将痰热清注射液与注射用奥美拉唑以1∶4的比例进行配伍,结果产生了白色浑浊,说明不宜配伍。

4 其他药物

4.1氨溴索 康慧群[35]将痰热清注射液1 ml与注射用盐酸氨溴索30 mg混合,发现溶液变浑浊,放置 10 min 后,析出棕黄色沉淀物。吴迪等[36]将高、中浓度注射用盐酸氨溴索与高、低浓度痰热清注射液混合,立即产生棕灰或灰白色絮状、乳白色絮状沉淀,低浓度注射用盐酸氨溴索与高、低浓度痰热清注射液混合,并无肉眼可见的配伍变化,但在室温下长时间静置也会产生沉淀。说明不宜配伍。

4.2川芎嗪 张海翠等[37]将磷酸川芎嗪注射液10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5 ml溶解,与痰热清注射液各取2 ml混合,立即现乳白色混浊絮状物。说明不宜配伍。

4.3汉防己甲素 郑薇等[38]将痰热清注射液20 ml和汉防己甲素 240 mg分别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稀释,序贯输入,茂菲氏壶内立即出现小块状白色絮状物质。说明不宜配伍。

4.4溴己新 唐文明[2]将痰热清注射液与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以1∶4的比例进行配伍,结果产生了白色浑浊。陆娟[39]将痰热清注射液2 ml与盐酸溴己新注射液2 ml混合,产生棕红色浑浊,说明不宜配伍。

4.5地塞米松 唐文明[2]将痰热清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以1∶4的比例进行配伍,结果产生了白色浑浊,说明不宜配伍。

4.6维生素B6高莉莉等[40]将痰热清注射液1 ml与维生素 B6注射液1 ml混合,发现溶液为白色絮状物。王艳菊[41]将痰热清注射液5 ml与维生素 B6注射液5 ml混合,发现出现浑浊现象。说明不宜配伍。

4.7葡萄糖酸钙 陈娟[42]将痰热清注射液20 ml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再加入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 ml,立即出现淡黄色浑浊现象。说明不宜配伍。

4.8注射用长春西汀 孔青凤[43]将注射用长春西汀2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10 ml溶解,与痰热清注射液各取5 ml混合,立即出现棕黄色浑浊液体。说明不宜配伍。

5 讨论

痰热清注射剂是一种中药注射剂,是由黄芩、金银花、连翘、熊胆粉及山羊角等中药配制而成,其原料药材为天然产品,化学成分在来源、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季节、炮制加工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较粗放,对于提取分离的温度、时间、溶剂用量、溶液浓度、提取次数、滤材、滤器等工艺条件还缺乏标准化要求,这些都会影响中药注射剂的质量,使其成分复杂化、分子量大,含有蛋白、淀粉、鞣质、色素、黏液、树脂、挥发油等致敏成分,易与其他药物发生配伍反应。

痰热清注射剂与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阿莫西林舒巴坦纳、青霉素、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利巴韦林8种药物可以配伍,与氯化钠注射液和pH 值为4.0以上的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共4种稀释用药物可以配伍;与头孢他啶、克林霉素2种药物配伍有分歧,应慎用;与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莫西沙星、洛美沙星、帕珠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依诺沙星、依替米星、西索米星)10种、头孢菌素类及复方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匹胺)2种、青霉素类及复方制剂(青霉素、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2种、其他抗感染药物(奥硝唑、吉他霉素、更昔洛韦、阿奇霉素)4种、胃酸分泌抑制剂(泮托拉唑钠、西咪替丁、奥美拉唑)3种、其他药物(氨溴索、川芎嗪、汉防己甲素、溴己新、地塞米松、维生素B6、葡萄糖酸钙、长春西汀)8种不宜配伍,也就是说,与29种药物不宜配伍。

通过与常用输液的实验证实,痰热清注射液溶解度与溶液的 pH 值有关,并非与葡萄糖注射液的浓度有关。当 pH 值接近中性时,其稳定性较好;而pH值<6.0时,其溶解度下降而产生浑浊。《中国药典》规定葡萄糖注射液的 pH值为 3.2~5.5,当痰热清注射液与 pH 值 < 3.5的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均会产生浑浊。因此,建议临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时,选择氯化钠注射液(pH 值为4.5~7.0)更为安全;如选用葡萄糖注射液,应考虑其pH 值,可在配药时抽取0.2 ml痰热清注射液与 5 ml葡萄糖注射液混合,观察无外观变化后再行配液输注,以确保用药安全。

很多文献只是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发现相邻的两组输液在输液管接续液中发生变色、沉淀、浑浊等反应,也有通过重新配液还原事实而得出相应结论,没有在实验室条件下科学进行外观、不溶性微粒、pH值、含量等研究,不够全面、准确,真实结果有待商榷,但提示了临床配伍使用要慎重。

临床上确需将痰热清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时,应分别静脉输注,在更换药物时先加入其他液体(如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输液管,防止痰热清与配伍药物直接接触,产生配伍变化。

猜你喜欢

舒巴坦氯化钠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啥关系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知识归纳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