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比较”的视角欣赏古诗词别样的美
2019-01-13杜建琪
杜建琪
(河北省赤城县后城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河北 赤城 075500)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学生毕竟生活在现代,远离古代生活,并且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会产生古诗词比较难学的想法。而另一方面原因是执教教师的教法过于简单,只是单纯地停留在引领学生读读,背背,理解一下诗词的表层含义,没有精心设计教案,也就不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而这种古诗词教学中面临的症结,我在运用了“比较阅读”的阅读策略后,却发现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我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策略,主要注重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分类来进行。比如,一种分类将古诗词划分为:赠别诗;写景诗;叙事诗;励志诗;哲理诗;状物诗;宋词;元曲;思乡诗九类。当然也有更细化的分类,如分为描写四季的诗;描写日月风雨的诗;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描写爱国的诗;描写节日的诗等等。下面,我就介绍几种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策略的范例,比如:
一、比较阅读描写四季的古诗词,让学生领略四时美景
在教学中,我与学生一起搜集学过的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汇总之后进行比较阅读。如:
(一)描写“春”的
(唐)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宋)朱熹的《春日》: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唐)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及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二)描写“夏”的
(唐)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宋)杨万里的《池上》: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汉乐府中的《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三)描写“秋”的
(唐)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四)如描写“冬”的
(唐)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宋)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唐)卢纶的《塞下曲》: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二、比较阅读描写赠别诗的古诗词,让学生体会友情的表达
在学了李白的《赠汪伦》之后,我与学生一起搜集学过的描写友人赠别的古诗词,汇总之后进行比较阅读。如:
(唐)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当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诗句集中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瞬间被古人那种种浓浓的友情,深深的眷恋氛围所吸引。如果说一首李白的《赠汪伦》还不能触动学生理解古人重情重义的情怀,那么,这么多首赠别诗的汇集就像是让学生聆听了一千遍的《赠汪伦》,那种难舍难分的情谊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三、比较阅读表达爱国主题的古诗词,让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在学习到“以爱国”为主题的单元时,我与学生搜集了小学教材中表达爱国主题的古诗词,如:
(南宋)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无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北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明)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尽管学生与古诗的作者有着时空的间隔,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古今一脉相通的爱国情感作为学习的媒介。如:学生在读了陆游的《示儿》后,如果不能深刻地体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透露出的诗人遗恨终生,苦于报国无门的情怀,再读于谦的《石灰吟》,通过诵读“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就会理解古代的仁人志士敢于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那种豪情壮志。特别是再读到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句时,那种爱家爱国之感将会油然而生。学生也会因此联想到近代我国民族战争,抗日战争中的那些为之现身的革命先驱们,他们都是怎样的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而此时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当然,比较阅读可比较的内容还有很多,在这我不再赘述。但是,有一点我想再次声明,那就是比较阅读的方法对于古诗词的教学的确是很有帮助,是另辟蹊径的一种教学方法,值得大家去关注和借鉴。我相信:以“比较”的视角欣赏古诗词,将会欣赏到别样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