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

2019-01-13李雅丹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李雅丹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甘肃 酒泉 735000)

一、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应用现实情况分析

(一)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电网调度中的相关应用

电力系统中的电网调度自动控制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实时监测计算机技术对于电力系统的相关要求,必须加以完整性的高效率操作。自动化的电网调度操作,需要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再实时监测电网的整体运行状态,使得人们的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在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同时,降低能源损耗,确保供电的环保性,最终节约电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作站;电力设备;大屏幕显示器;电厂;变电站终端设备。将自动化技术充分应用到电网调度领域之中,能够充分采集电力生产中的相关数据,监测电力生产的安全状态,客观评估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状况。

(二)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网络中的相关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配电网络的自动化控制中有着重要的价值,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系统的网络化也越来越高,最终实现电网子站和电网主站的结构组合。积极发展好配电系统的网络化,使得通信传输速度得到广泛的保障,再提高自动化的整体性能。自动化系统中的继电保护控制得到显著加强,能够在电网事故中不断减少停电范围,在保证好电力供应基础之上,能够广泛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电网事故中的快速排除机制能够显著优化其系统功能,加强应对机制,能够缩短故障导致的停电时间。

(三)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之后,就出现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执行很多工作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对今后工作的影响,如果只是完善了部分内容,那么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变电站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再加上变电站的日常工作量非常的大,所以在进行日常工作时,总是遇到一些困难。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后,极大的改善了变电站的现状。依托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变电站的自动化。二次设备也随着向网络化、集成化以及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实现了计算机屏幕化,也实现了运行管理和记录统计的自动化。变电站为了和发电厂以及电力用户相联系,需要配备很多的输配电线路,实现自动化,不仅可以促进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实现,也可以更好的满足变电站的运行操作任务。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应用自动化技术非常广泛。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电力系统已经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控制管理方式,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能够优化整合好各个系统中的技术措施。基于此,不断提高对电力系统的控制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推进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营产生重要且深刻的影响。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一)数据处理能力

在数据处理能力中,首先需要明确好数据共享能力,随着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系统模型能够集中在地理空间的属性之上,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电力系统的控制对象具有复杂性结构。在物理数据属性方面,对电力线系统而言,要不断规范好整体物理性能和各个组成部件,从而对信息共享和动态应用等加以综合分析。其次,要掌握好数据的整合能力。电力系统的形成和电力系统的发展是市场经济需求之下所发生的结果。对数据整合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积极加强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不断加大对数据的可操作性,让用户能够拥有图标界面的相应支持;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作为一个实时性系统,能够通过调整系统代码来加以调整,也就是重新定义数据类型和相关操作方法,显著加强系统的可开发性;加强对电力企业的功能性建设,要求每一个电力系统的平台均能够对自身存在的应用服务加以满足,每一个模块的功能性均要在自己维护的区域内,从而将不同级别的数据库加以整合,通过网络进行共享,在一定权限范围内,以数据存储或者数据管理为基础,保证数据的实时性;不断完善数据库。积极利用好各种数据库,对数据库加以管理,通过备份机制和安全机制等实现文件的有效管理。

(二)自动化安全保障能力

电力系统中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数据和使用对象等均非常重要的特点,需要具备完善的恢复机制,对安全保障有着极大的作用。在应用保障能力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电力数据的及时恢复和存储;详细记录好系统更新的数据;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由于电力自动化系统具有监控的基本功能,所以一旦系统出现异常时,需要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息,以提示运行维护人员加以处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产生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在逐步的完善,但是新形势下有新挑战,还有很多工作去组织与完善,在细节上逐步的钻研与完善,保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始终保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