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上好小学数学课之我见

2019-01-13高世民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高世民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聂庄中心校,河北 邯郸 056000)

作为一个学者,都应明白数学是所有学科中的基础,尤其是在理科这一方面,学好数学,才可能更好的学好其他学科;然在文科,学好了数学,更是可以大大的与别人拉长距离。所以,在小学时就学好数学,打好基础,更是学生任务之重。

一、小学数学的有效性

本文所说的小学有效性,我们可以通过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来看,即是指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数学有个基本的了解,并通过数学的教学使学生在识数、计算等有所提高进步。教师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数学的魅力所在,开发出小学生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要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强调学生是主体,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情感

在一堂课中,我们应明白学生是其主题,关于教师要讲什么,要教的对象针对的都是学生,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有个详细的了解,然而,一个教师也并不是教一个学生,是一个班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对于这个班的每一个学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来分析整个班的学习情况,最后再来制定教学内容、方案。并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小学生的心理是易变的,也是简单的,关键是要我们及时发现并调节。

(二)确保知识的准确、连贯、透彻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教学知识都是他们从没接触过的新事物,新知识。然而数学又是一门严谨、系统、科学的学科,涉及丰富深奥的理论知识。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确保知识的准确、连贯,并要保证学生对与所讲内容理解透彻,学会运用,这要求教师对理论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充分提高知识的有效性。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结合实际举例来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象生动的掌握抽象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并做到活学活用。

(三)确保课堂师生的有力互动,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都是真诚的,在课堂上,他们展现的就是自我,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适时的提出一些有关本课数学的问题,这时,对于老师提出问题时他们会窃窃私语,小声讨论,或是高声辩论,争相发言,这是他们的天性,老师要予以鼓励,并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四)表扬鼓励是激发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

教师对于小学生要多鼓励、表扬,不应带有色眼镜看人,区别对待学生,要给每一位学生受表扬的机会。这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

二、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一)寻找数学中的趣点,课前有效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每堂课课前几分钟,教师要根据本课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兴趣所在,找出引入可以吸引小学生们的内容,巧妙恰当的设置问题来开始一堂课的教学。有效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运用新颖恰当的导入方法,以丰富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导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或是悬念式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二)设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使之体会成就感以调动积极性

在课上应该时不时的提一些问题,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如在上小学简单的加法运算时,教师可以提问1+3=?,或是1+?=4。让学生来运算,这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宽他们的思维。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主动的接受知识。当然,适当的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提高课堂有效率也是大有益处。

(三)设置有关情境,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趣点

另外,在课堂上老师设置与课本有关内容的情境与学生互动,这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育模式,如,在讲应用题时,老师可以请学生上台还原题中出现的情境,这可以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且在互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有效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发掘学生的趣点、难点,有效的去帮助学生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并选择适合的题型加以练习,加深理解记忆

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教师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知识,还要进行合理的延伸和拓展,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化为让学生亲身实践,开放性、创新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使学生大胆提出假设,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都要结合实际,举一反三,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如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是三角形,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想一

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形状是三角形,或是在深一点,为什么要将其做出成三角形。这可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并且最后老师可以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或实践,让学生对本堂课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加强。

三、结束语

教学是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结果,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教学活动,其有效性是评价其好坏的标准。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事物以及问题的分析思考能力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想的不深刻。因此,需要有人正确的引导,而老师在这过程中担任的就是育人的角色。所以,教师并不能够因为他们还小就纵容,拒绝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而是让小学生们更多的去思考讨论,在适当的时候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去发展。尤其是在数学这一科,更是需要多去思考,多去验算,通过学生自己去思考,计算得到的正确的结果可以给以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明白什么是成就感,而对数学从小培养起好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