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1-13徐先勇
徐先勇
(江西省横峰县横峰中学,江西 上饶 334000)
以往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偏重学生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深入发掘数学知识内容和内涵,开展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活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有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计算、直观想象以及数据分析六个方面的能力。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数学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核心素养的价值
数学教育的不断改革使数学核心素养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价值逐渐突显,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然成为了教学重点内容。数学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高中生必须具备数学核心素养,其不仅仅能够检验学生的数学技能和知识,还能够体现学生对生活、社会中的数学认知情况,有利于学生协调发展;第二,学生具备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后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这一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第三,高中数学教师能在数学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提高教学效率,更加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高提升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关注程度,从而实现教学设计优化的目的。
二、创新教学
数学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中落实主要依靠改革教学模式。从目前高中数学教学情形来看,教师满堂讲课是最常见的教学模式,学生对知识接受比较被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占用的时间也相对较多,以至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相对较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比较缺乏。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要创新和改变教学模式。首先,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加,让学生利用小组学习模式来实现自我学习。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尽可能地选择精讲的方式,总结与点评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十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创新教学模式,注意教学模式的弹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学到有用的东西,确保教学的质量水平。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高中数学课堂活动中,不少教师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在教学中急切的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内容,缺乏有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没有思考就获取知识内容,对知识内容缺乏深入理解,不利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开展自主学习和思考,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例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教学中,教师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同学们,在骑自行车时上坡的情况下比较吃力,主要是坡的什么因素造成的?”通过这样的问题,斜度是影响上坡吃力的主要原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解,让学生了解斜度在数学中叫做坡度,继续追问:“坡度的大小主要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让学生开展思考和讨论活动,让学生思考坡度和长与高有关系,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坡度是高度和宽度的比”。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掌握倾斜角和斜率的知识内容。借助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借助实际问题对数学知识和概念进行理解,加强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因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活动,加强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
四、创设直观教学情境
数学直观想象素养是学生更好地学习、了解与运用几何知识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而直观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态度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数学抽象的知识和内容,以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创设出直观的教学情境,实现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数学教学,带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刺激,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立体和空间想象,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起对图形的立体认知,使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在静态和动态观察中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教授《空间直角坐标系》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直观想象素养,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形成及性质,帮助学生们树立直观的想象空间。
五、总结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必然趋势,更是推进立德树人工程、落实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将核心素养作为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通过巧妙设计数学问题、注重开展小组探究、有效联系生活实际和创设直观教学情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有效优化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实现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