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2019-01-13惠敏
惠敏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重庆 400000)
历史记载和解释了人类活动进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记录、诠释和研究了人类社会中发生事件和行动,为我们了解过去,预测未来提供了参考依据。历史作为一个桥梁,沟通了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过去和现在。历史学从事的是一门富有社会价值的学科。从社会整体看,学史可以“通古今之变”,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发展的潮流,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学习历史,对学生,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形成时期的高中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但遗憾的是,当前高中历史课程却没有受到应该有的重视,没有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受这些现实因素的影响,历史课在教学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高中开始教学必将进入死胡同。
一、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狭窄,缺乏趣味性
高中历史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可以涉及到古今中外上下千年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然而由于我们的客观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有限,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教学内容压缩,只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讲解。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教学要求比较紧张,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中对考试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教学评价标准只对学生的应试能力做考查,而不对学生真正掌握的历史知识和相应的知识技能做考查。在这样只针对课本内容的教学情况下确实能够对学生短时间内的成绩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长久来看,学生会因为长期学习枯燥的历史条目而对历史学习丧失兴趣,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本质上是降低了历史教学的效率的。
(二)教学方法单一
历史教学的内容并不是一个干巴巴的名字和简单的事件框架。我们在高中教学中所教授的历史知识涉及的是十分广阔的历史内容,其中的历史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是根据其所处的当时具体环境而做出了选择的。我们学习历史并不是为了简单的判断哪些人是好人,哪些人是坏人,而是为了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掌握一种历史分析的方法,理解特定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情景中的不得已,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然而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只将历史事件的框架简单教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
二、高中历史教学问题的改善对策
(一)对备课方式进行创新
现在高中历史课堂枯燥,关键在于教师的备课方式。大部分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很简单地把课上需要讲的内容整理一下,对课堂讲课没有太大帮助,根据以往教学经验给学生授课,只有好的开始才能让整个课堂更精彩,并且课本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课前精心备课非常有必要。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备课的时候添加学生不理解的历史知识,给学生查漏补缺;观察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爱好精心备课,调查学生希望学到什么样的历史知识,对什么样的历史内容比较感兴趣,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和认知到历史是非常有趣的一门学科。
(二)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应试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多地灌输给学生知识,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只是接收者和记忆者,属于从属地位,而教师扮演的是知识的灌输者和拥有者,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历史课堂要进行彻底的改革,学习的主动权不再由教师掌握,学生开始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自己的教学角色正确地定位为学习启发者和教学指导者,帮助学生找准自身的学习构建者地位。教师还要在适当的条件下向学生提出能够启发学生学习探索的问题,利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渴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自由,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讨论,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精选历史资料补充课堂教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历史教科书容量大,重点主干知识清晰。但是,历史知识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详实的历史史实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精选历史资料,把一些具体形象的历史传说、历史小故事、历史小常识等等补充到历史教学中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开阔了学生的历史视野,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积极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学生的多元化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能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性、先进性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丰富的历史资源,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积极思考,并且增强其探究相关历史知识的兴趣。又如,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法将历史知识以Flash动画形式展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选取“鸿门宴”“杯酒释兵权”等历史事件,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根据课文内容展示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以此让学生对历史重大事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结语:
总之,对于历史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应当重视高中历史教育的改革。通过改革教育方式和理念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保证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