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探析
2019-01-13韦海芳
韦海芳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东罗镇第三小学,广西 崇左 532200)
对于小学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而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班主任对于德育教育带来的作用,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学班主任一定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进行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时要始终将德育教育穿插进去,不要放松德育教育工作。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六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学生的自尊心更强,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很有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班主任应该尽可能地理解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关心和信任,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班主任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以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很多六年级班主任更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德育教育不太重视,在学生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遇到困难时,班主任会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种处理方式会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对学生后期的成长非常不利。作为班主任,尤其是小学毕业班的班主任,应该秉持爱护学生的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尽可能地在班级中营造温暖、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才能更放松、快乐地学习。
二、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础要求就是,要同学生们构建良好的关系,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关爱学生、热爱学生、赞美学生。小学生大多因为年龄较小都处于一种敏感的阶段,有较强的自尊心,这就要求家长、学校和老师对学生们有更多的关注和尊重。这就使得班主任要对学生们有满腔热血,时时刻刻关心同学们,同学生们构建和谐平等互相促进的氛围。在进行班级管理和授课的同时,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心存偏见,尤其不要对学生们偏心。不要因为某个学生学习成绩优良就特别关注,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就不闻不问。想要学生感到被尊重、被重视、被关心的首要要求就是班主任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们消掉对老师的戒备心,对于开展德育工作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三、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
良好的德育环境是班主任和学生长期共同努力构建的,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提供基础保障。为此,班主任及学生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第一,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培养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可以让所有学生参与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这样在遵守班级制度时,学生才会更加积极,同时,制定班级制度的过程也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让学生在不断反省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行选举班级干部,以此体现班级管理的民主性和公正性,为良好班风的形成奠定基础。关于班会组织,可以让学生自行安排,老师扮演辅助和引导的角色,以此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参与班会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都是德育培育的重要内容。第二,应重点关注网络环境的构建和优化。信息的高速传播让小学生更容易接触更多的网络信息,其中不乏一些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信息,小学生一般自制力比较弱,在模仿这些信息中的事物时,德育培育会面临严重威胁。为此,班主任应该适时引导学生,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网络来搜索和下载相关学习资料,并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同时,告诉学生网络的弊端及可能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让学生意识到浏览不良信息的坏处,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得德育教育更加科学、有效。
四、与学生家长保持畅通沟通
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必须长久坚持的事业,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见效的。进行德育教育时只利用老师和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家长也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同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建立一个学校-班级-家庭的联合教育模式。仅仅让学校和老师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强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同学校都要保持德育工作目标的一致性,这个目标的一致性,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各位家长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定期进行家访,同学生家长沟通学生在学校的状态和学习情况,家长也要及时告诉班主任学生在家里的情况,便于老师对学生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这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五、总结
小学阶段使每个学生开始学习的阶段,是极其重要的,这个阶段的学习状态可能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心态。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中最基础的结构,而班主任就是这个结构的直接领导者和管理者,因此班主任的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所有的班主任都要在工作中进步,积极总结经验、分享教训、善于思考。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进行德育工作,期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