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运用

2019-01-13山东省青岛市胶州第二实验小学张蕾

家长 2019年27期
关键词:手段现代化多媒体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第二实验小学 张蕾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门对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并提出了“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要求。也就是说,在小学教育中,不仅要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还要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如体育学科中的锻炼意识与体育素养、美术学科中的审美能力与美术素养,以及音乐学科中的鉴赏能力与音乐素养。尤其是音乐教育,因为优美的音乐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冲击他们的视觉和听觉,极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但在的实际教学中发现,教学效果与教学计划相背而驰,究其原因是学生早已厌烦了的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一系列的抵触情绪,不愿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了改变教学现状,需要教师将新颖的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中。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与实施,通过教师的灵活使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课堂参与热情,促使学生音乐素养、鉴赏能力的全面提升,最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本文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运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

音乐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形式,音乐学习者需要付出超乎常人的专注力和意志力,任何一首美妙的音乐都是音乐家们思维和心灵高度融合的产物。学习音乐,能够让人变得认真专注有气质;演奏音乐,能够让音乐之美得以充分展现;聆听音乐,能够让人变得心境开阔、心情愉悦。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普及,音乐教育等艺术类教育渐渐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进行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净化学生的心灵,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之路也大有裨益。小学生对声音刺激的敏感度较高,因此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最佳时期。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努力激发学生对于音乐信息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力,让小学音乐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内中收获音乐素养的提升。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现代化教育进程不断加快,小学音乐教师也应该顺时而为,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小学音乐课堂增添更多的乐趣和活力。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概述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与传统教学手段不同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现代化设备,如多媒体、微课等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为教师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使其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对于学生来说,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与他们成长规律和发展特征相吻合,利用一个个精彩生动的小视频,或是几张色彩斑斓的图片,能够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促进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由此可见,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快教学理念改革的进程,赋予课堂新的活力与生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中掌握多种多样的音乐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发展音乐素养。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化教学是指利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由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打通了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的融合通道,能够展现出更加生动立体的事物形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直观地理解学习内容。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因此音乐教学的重点不应仅仅包含课本上关于音符或五线谱等的理论知识,还应包括乐器弹奏和歌曲演唱等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教学。这决定了音乐课堂需要引入大量的音乐元素,让课堂充斥着动听的音乐旋律。传统的音乐教学可能仅仅是由单一乐器的弹奏或教师个人示范演唱完成的,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而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更加多样化的音乐形式和内容,有助于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学习的专注度和持久力不足,积极开展现代化音乐教学也有助于迎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让小学生真正爱上音乐课堂。

(二)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理论知识讲解—乐器弹奏——教师教唱的教学步骤和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主体性,不利于学生真正体会到音乐之美。现代化教学手段都够将对视听感官的刺激融为一体,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音乐视频或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软件等更好地融入音乐课堂学习,学生将能够感知到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内容、体验到更多种类的音乐学习形式。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进行乐器教学时为学生展示不同乐器的演奏片段,在此种展示方式下,学生对于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使用技巧、发音特色等能够产生更加直观和具体的认知。

(三)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不少学生家长为了让自家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正常的校内学习活动结束后往往还会带学生参加各类课程的补习班,大大加重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小学生课外的闲暇时间均被大量的试题占满,这极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生对音乐的接触和学习多来自于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小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相对贫乏。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音乐教师可以打破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触音乐、了解音乐、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过程中来,这有利于极大地丰富小学生的音乐认知,帮助学生在与各类音乐的频繁接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四)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改变

当下,尽管教育部门多次提出教学改革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无法进行有效转变,依然使用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使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变得毫无生机,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无法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有效性。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与实施,能够逐渐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使其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将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连根拔起,主动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中的相关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应用与实施。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有效性的提高,使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重新回到学生的面前。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运用

(一)多媒体设备的使用

1.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随着现代化教育进程的不断加快,多媒体设备逐渐成为了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必备工具。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更多的视听资料,帮助学生对事物和观念等形成更具象的认知。音乐教学是一门需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能力的科目,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设备等,让音乐教学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教授电影《城南旧事》主题曲《送别》这首歌曲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带领学生走进歌曲描绘的动人情景中。既然《城南旧事》电影选择了《送别》这首歌曲作为电影的主题曲,正是说明该首歌曲描绘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等都电影的主题相符合。因此,音乐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将电影的部分经典片段或与歌曲结合较紧密的场景截取下来,在课程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悟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该首歌曲的演唱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演唱挖掘歌曲中隐藏的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待学生初步学会该歌曲的旋律和演唱技巧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由少儿合唱团演唱该歌曲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演唱准确度,并加深对于歌曲意境的体会。

此外,由于《送别》的歌词原本就是一首诗作,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由著名朗诵家朗读该诗的音频,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歌词的内涵。

2.利用多媒体设备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鉴赏是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活动,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思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多媒体将视与听紧密联系,融声汇色,然后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情境体验,引导他们在聆听的过程中去感知、认知、想象、理解曲目的内涵,促进他们鉴赏能力的提高。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小红帽》教学时,要想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加深他们对音乐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小红帽》的动画片,让学生一边聆听音乐,一边享受动画片带给他们的乐趣。待动画片播放结束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音乐、歌唱音乐,当他们基本会演唱歌曲时,要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带上小红帽、外婆、大灰狼和猎人的头饰,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还要播放《小红帽》的音乐烘托氛围。这时,学生在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中能够产生不同的联想,与音乐融为一体,用心感受音乐中传递的内容。

再如,在《快乐的音乐会》教学中,教师依然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音乐会的景象,通过小胡琴、小喇叭、小锣鼓的声音让他们感受小狗、小猫的欣喜之情。在《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用多媒体设备中的Flash让学生感受小溪流动时的场景,然后要让他们闭眼聆听溪水流动时的声音,伴随着叮叮咚咚的响声,他们能够感受到早晨阳光的明媚、晚上月光的轻柔、农民伯伯朴实的笑脸、洗衣姑娘优美的歌声,还能够感受到小溪的美丽与清澈,等等。在这种情景交融的氛围中,学生的鉴赏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利用多媒体设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德国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科特点与优势,借助多媒体的力量,对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培养。

例如,在学习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时,学生通过对音乐画面及新疆舞蹈的欣赏,会对新疆产生无限向往与憧憬,兴趣斐然。这时,教师要“趁热打铁”,对学生们说:“有哪个同学愿意尝试一下,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歌曲中的新疆?或是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舞蹈的方式表达歌曲中的内容呢?”学生的兴趣会被完全激发出来,有的争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新疆的骆驼、新疆的哈密瓜、新疆的牛羊、新疆的大草原,等等;具有舞蹈天赋或是对舞蹈喜爱的学生也会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新疆的喜爱之情。如此一来,既能够巩固学生对歌词的记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发展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

再比如,在教学《校园多美好》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将学校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照片一一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发现校园所具有的多样化魅力,然后,教师要对学生们说:“在你的眼中,我们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通过欣赏不同的照片,你们有没有看出学校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你们爱不爱自己的校园?请你用音乐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对校园的喜爱之情。”在教师多样化问题的指引下,有的学生用以前学习的歌曲表达自己对校园的喜爱之情;还有的学生在歌词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融入自己对校园的喜爱与赞美,等等。这种教学方式的使用,在结合多媒体所具有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有效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微课”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微课”是一种针对课程重点或难点制作的内容精短的视频课程教学手段,“微课”的推行有助于学生突破进行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并不断加深对于课程中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微课”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微课教学,不仅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的真正理解。

小学音乐教师也可以积极使用“微课”教学手段,针对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上存在的疑问等制作相关的精彩视频,让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理解更好地掌握课堂学习内容。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猫虎歌》的音乐知识时,可以针对该歌曲中“反复跳跃记号”的知识制作相关的微视频,在视频中为学生讲解该知识的具体概念,然后在结合《猫虎歌》,按照“反复跳跃记号”的概念,为学生进行示范演唱,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该音乐记号的具体作用,帮助学生在日后遇到相同的音乐记号时也能够按照教师的演唱方法对歌曲进行正确地演唱。

又如教师在讲解“声音的渐强和渐弱”知识时,可以通过在视频中为学生敲击不同的打击乐器如小鼓、木鱼、三角铁、响板等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等特征。音乐教师可以将微视频发送到班级学生组建的学习微信群中,让学生在课下观看学习,然后鼓励学生在课上和教师积极交流学习成果。

再如,学生在学习《草原就是我的家》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歌词内容,跟着节奏唱出歌曲外,还要教会他们简单的藏族舞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带领学生反复练习舞蹈,所以,教师可以使用“微课”将舞蹈动作,相关要领等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将其发送到微信群中,让家长带领学生熟悉舞步,然后在课堂中与学生共同表演,让学生在舞蹈中感受藏族的独特魅力。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明显的区别是,传统教学方式的主体为教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所学知识提出见解与疑惑,打击了的他们的学习兴趣;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与实施,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接受,他们可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指引下自主学习,不但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具有的优势,借此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例如,在《哦,十分钟》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快乐星球》中的片段,让学生与自己的课间十分钟进行对比,并说一说自己在十分钟的时间内都做了哪些事情。

有了《快乐星球》的铺垫,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回答,有的学生在课间十分钟与同伴在操场上摔跤;有的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准备下节课使用的工具;有的学生在课间十分钟与同伴说悄悄话;有的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阅读自己喜欢的漫画和课外书;有的学生在课间十分钟与同伴探讨问题;还有的学生在课间十分钟温习下节课学习的内容,等等。

这种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侧面提醒学生要珍惜课件十分钟、珍惜时间。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在未来,现代化教育手段将在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作用,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与操作技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展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结合教学内容及大纲要求,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使其发现音乐所含有的无穷魅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音乐素养的形成,为今后的发展与成长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手段现代化多媒体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