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中的教学策略分析
2019-01-13闫晓红
闫晓红
(邯郸市邯山区兴华小学,河北 邯郸 056000)
新课改教学要求注重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以此来为学生日后的阅读奠定基础。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把课堂归还给学生,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创立良好的个性化阅读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阅读中自发的产生思维活动和情歌活动,实现对阅读的真正领悟和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实现阅读中的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获得,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以期为学生带来更加良好的阅读体验。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保障,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而在阅读教学中,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课本的阅读,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学习阅读教材中的写作方式方法,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保障。因此,对小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以及语文素养与道德素养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核心内容。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幼,在心智与性格特点上,自主性差,随意性大,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备较高的可塑性与个性化。基于此,教师通过将个性化阅读教学贯彻于整个小学阅读教学中,始终保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的去学习,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的激发与调动,在阅读中自发的产生思维活动和情歌活动,实现对阅读的真正领悟和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展示自我个性的同时,实现在阅读中的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获得,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充分发挥阅读课堂主体的作用。
二、个性化阅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的开展,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只有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学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性,做到因材、因人施教,为学生灵活的、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阅读计划,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展示自我,张扬个性,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实现对阅读的真正领悟和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充分挖掘自己的阅读天赋和潜能,以期为学生带来更加良好的阅读体验,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因此,注重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与阅读能力差异化需求,并紧密结合教材大纲的内容,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阅读计划,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实施,应当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精心导入课程设计是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前提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开展个性化阅读过程中,教学方式方法枯燥单一,在阅读教学活动的形式设置上,也只是以基本的阅读形式为主,与小学生身心发展与性格特点严重不符,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较低。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年龄尚幼,阅读理解能力差、好奇心重等特性,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与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阅读,从而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开展。例如:在学习与阅读《唯一的听众》这一文时,文章讲述了作者在对音乐的梦想追求中,由于受到一位好心老妇人的善意谎言鼓励下,通过自身的努力从一个音乐白痴华丽转身为一个小提琴手的感人故事。音乐本身就极具感染力,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也是很强大的,因此,在文章的开头,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课文紧密相关的小提琴音乐,为文章的开始阅读做好铺垫,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进行文章的阅读,并结合音乐与文章的章节内容来感受文章中作者的心理变化,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对于课文文章进行理解。
(三)以阅读感受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教会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学识,从自己最有把握的层面进行个性化解读作品。教师应当具备现代化的教育意识,紧跟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潮流,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进行阅读交流,自主探索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文章阅读结束后,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体会与感想,敢于批判包括批判课文的内容和观点,引导学生进行多个角度的思考,学生勇于质疑,不迷信阅读文本和教师,能够帮助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在感想交流中促进学生的思维扩展,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快乐。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紧跟新课标要求来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与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与指导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个性化阅读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立良好的个性化阅读平台,帮助学生体会和感受文本阅读所带来的知识魅力和知识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帮助,促进为个性化阅读作用的最大化地发挥,实现从根本上对于原有教学方式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