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自主教学模式研究

2019-01-13胡行林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胡行林

(重庆市云阳凤鸣中学校,重庆 400000)

一、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科学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被动学习状态下,学生暂时无法接受自学。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自学的价值,增加他们对自主学习的接受。教师要求学生适当教学倡议使学生能够思考和探索。在高中语文内容中,教师应该认真处理很多内容,有些内容需要教师讲,要在课堂上找到合适的时间并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解释。一些内容需要由老师解释,以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自学。教师可以提供内容,让学生形成整体知识。框架可以伴随课前准备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参与,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材料,总结和分析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堂下进行交流。共同努力,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学生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不会打破,让他们思考;学生可以通过互动解决问题,教师不解释,给学生留下解释;学生可以总结规则等,教师不应该暗示,让学生补充和提高;学生可以在不改变教师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活动,让学生独立完成。因此,经过适当的自学,学生可以逐步建立正确的自我学习和理解,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学习习得。自学,增强自信心。此外,对于学生,在改变对角色定位的理解后,他们的学习责任感会更强。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完成作业,甚至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

二、尊重学生,区别差异,探究学习方式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觉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提倡自学自悟、自学自得。平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意将新奇感化为求知欲,提倡语文学习活动化,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使其能在实践活动中去悟法、学法、得法、积累法,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不是灌输的器皿,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富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龄儿童。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采用适合自己个性的方法学习。

三、创设情境,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指教师在上课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要让学生自己领悟所学知识点,教师不要自问自答,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之中来,要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独立见解。这无形中就会让学生具有了责任感,使他们可以更好地研究相对应的专题,也对这类知识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会被很好地调动起来。比如说在讲解苏轼的名著《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她们就没有单纯地采用传统的教师中心式教学模式,而是给每一个学生都分配了讲解任务:让李同学负责讲解关于苏轼的生平介绍和写作背景这类的文学常识:让张同学负责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让赵同学负责讲解文章的结构段落层次;让吴同学负责出一套试题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调动每一名学生的自主积极性,使大家可以更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自主学习

通过写作文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同时作文在高考当中占据的分值比例大,可以说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平时并没有过多的课余时间来进行作文训练,缺少了针对作文的自主学习,难以真正个性化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组织作文大巡礼活动,教师每个星期给学生布置一个作文题目,每篇作文要求500字到700字不等,不限任何文体形式,然后按照座次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写作作品,引导全班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简单的点评。相同的作文题目,但是不同的学生写出来的作品却是完全不同的,能够让学生接受到更多的素材。同时在班级中开展作文巡礼活动,也能够让学生更多认真的写作并积极地阅读其他学生的作品,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自然而然提升了作文水平。

五、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应多提供学生活动的机会,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学生说的训练。还可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因为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希望老师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

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需要对“自主学习”的“自主”把握好度。实践中,我也感到如果不把握好学习中“自主”的度,一味追求“自主”,课堂也许热热闹闹,但因为缺乏目标导向,反而出现“放之失度”的现象。无论如何,教师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引导”作用,这里所说的“引导”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是起着使学生的潜质得到向善、求真与致美的释放,从而获得真正自由、自主的发展。语文学习中的自主学习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上课不讲或只用很少时间去讲解、点拨,意味着他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通过自主性学习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深入挖掘教学质疑解疑,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