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1-13张红艳
张红艳
(江西省鹰潭市第二中学,江西 鹰潭 335000)
作为初中教学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数学学科的教学历来都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都有畏难情绪,不愿意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问题教学法做好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可以说是势在必行。
一、问题教学法的概述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十分适用于数学教学的方法。它主要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围绕问题开展的教学方法。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采用问题探究、问题追溯、问题案例等方法,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在问题教学中,学生的好奇心能得到充分的调动,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问题探究能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除此之外,问题教学法可以充分表现出数学知识的内涵,能将数学知识的丰富性表现出来,充实课堂内容,让学生领会数学的精华。
在问题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都会得到锻炼,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学生会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这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相似的地方,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也起到一定作用。
二、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
回顾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不难发现,很多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都会选择利用灌输教学法,即教师在讲台上不断的讲述各种所谓的重点难点,而学生则在不停的做笔记,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然而事实证明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带来任何益处,反而将学生的数学思维禁锢在某个区域内,耽误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换而言之,学习归根结底来说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能真正参与思考,那么作再多努力也是无用功,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扭转错误思维,认清学生主体地位,在提问的过程中突显学生的作用,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解答方法传达给学生,而后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给学生们提出一些方程解答类问题,从一开始的简单题型做好过渡,让学生们逐渐开始自主解答和自主思考,这样一来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将会得到有效的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就能熟练的独立完成方程问题的解答,而不是处处依靠教师提供思路。
三、结合日常生活
不可否认的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应用于生活,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符合生活的发展规律来进行教学,提取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另外,教师要注意不要提出一些冠冕堂皇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缺乏实用性和实践意义,既浪费课堂时间,又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更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因此,教师应用问题教学法要做到从教学实际出发,选取贴近日常生活的问题来导入课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例如,在讲解《随机事件与概率》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诸如“大家了解彩票中奖的运作机制吗?”的问题,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来引入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以此活跃课堂氛围,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再次向学生提出“彩票中奖是有规律可循吗?”的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并趁机向學生讲述随机事件的定义,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将所学内容深深地牢记心中;最后,教师可以将课堂进行延伸,向学生提出“概率的定义是什么?”,让学生通过自学找到答案,并引导学生将随机事件与概率的知识联系起来。
四、总结
由此来看,问题教学法经过数年的关注和发展,已经处在趋于成熟的阶段,如何更进一步地将其完善、具体,发挥其在教学领域的重要作用是教育工作者的普遍期望。通过导入问题情境,建立启发式教学,贴合日常生活,增强实践意义,建立有效反馈机制,实现教学双赢这几方面,从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课堂水平等方面着手,笔者为问题教学法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够以此实现数学教学的发展,从而促进教育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