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19-01-13谢红玲
谢红玲
(乐安一中,江西 抚州 344300)
在应试教育理念统治下的初中英语课堂中,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学生更多的知识与应试技巧,教师往往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来,非但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甚至还极易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鉴于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应尽早从“教教材”的误区中走出来,对传统课堂的教学理念、模式、方式与方法进行积极地调整优化,在强化英语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使传统课堂长期低效的现状得以及时扭转,从而实现初中英语有效教学。
一、注重课堂导入,形成良好互动心向
基于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这一性格特点,决定了兴趣是驱使他们展开一切学习与探索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且他们更加倾向于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自主学习,而非通过机械地背诵和记忆来掌握所学知识,具体到英语学习亦是如此。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学习意愿的激发摆在首位,并通过在导入环节创设一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来打造灵动课堂,以使学生在上课之初便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心向,从而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这一单元之初,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是向学生问道:“What’s your hobby? What do you like doing in your spare time?”待学生介绍了自己的爱好之后,我利用课件展示了三本相册,相册名分别为“I love my students.”“Rainstorm.”和“A terrible day.”之后,我对学生说道:“I like taking photos,because a photo can tell a story.From a photo we can remember what we were doing at that time.”在这之后,我让学生根据相册名,猜测一下大概会看到什么。如此一来,不仅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心向。
二、运用直观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生的普遍特点就是喜欢追求新鲜事物,而且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此时,教师便可以对初中生的这一特点加以有效利用,即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革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如今,现代教育手段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可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来为学生创设生动、立体的互动式学习环境,以此来丰富课堂内容,实现对老旧英语教学的补充。
在教学《What does he look like?》这一单元时,我先是以自己的全家福导入了新课,并借机向学生渗透了描述人物外貌特征的单词及相关短语。之后,我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出示了具有不同外貌特征的人物图片,并让学生立足人的外貌特点,运用所学知识来对人的身高、体重、发型等进行描述。待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一单元的重点单词和句型之后,我向学生出示了赵薇的图片,并对学生说道:“I want to have the same hairstyle as Zhao Wei.”接下来,我让学生根据图片来对赵薇的发型进行描述。如此,通过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直观情境,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多重感官,优化了英语教学效果。
三、基于语言操练,培养英语应用能力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交际功能,初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基于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除了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内容之外,还应为学生留足语言操练的时间和空间,以使学生在习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待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并掌握了《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一单元的重点单词和句型之后,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交际情境:四人为一组,学生A邀请其他三名学生参加生日派对。学生B、C、D则要回答“Yes”或“no”,并说明理由。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而在对话中加入了许多创新点。如此,通过语言操练,不仅增加了生生互动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实现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总而言之,无论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如何变化,都应注重实效,都应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导向,并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英语学习的持久兴趣,从而达成理想中的教学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