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新引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开展
2019-01-13巢水明
巢水明
(江西省修水县英才高级中学,江西 九江 332400)
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地加重,再加上来自高考的沉重压力,许多的学生内心感觉到十分地苦恼和烦躁,对所学的内容不可避免地产生厌烦情绪,潜意识里对知识的学习产生惧怕心理,这些消极思想的存在,严重束缚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发挥,更阻碍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变革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尤为必要。高中数学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放在课堂的首位,设计符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把创新观念渗入到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更加清晰的学习思路,提高解题的效率,从而全面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创新气息的高中数学课堂。本文结合高中数学的教学实际,就如何创新教学模式,进行如下几点有效地探索:
一、数学教学理念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真正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推行开放式的课堂结构模式。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让其自主表现、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观点来看,情感意识的培养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手段,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能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某种成功、产生自信、愉悦的情感,并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其中隐含的情感因素,使得情知交融,情通理达。既要教会学生学习,也要教会学生做人。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的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以美的思想、美的形象、美的语言来施教,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美,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这对学生的数学发展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我们知道,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过程中,例题的讲解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例题讲解,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明确如何将所学的定理、公式应用于问题解答。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课本中的相关例题,然后要求学生自行练习课后习题。这种方法固然稳妥,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课本内容缺乏新意,通过自学也可以完成练习,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自行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题,引导学生在自学课本例题的基础上尝试解决老师选择的内容,教师在过程中予以恰当的点点拨,往往会有更加卓越的教学效果。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要问。”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书本的问题,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所提出问题作为问题的来源;例如,“角的概念的推广”的内容,我们用时钟拨快、拨慢的区别来作为问题,从而引入角的新概念;比如国际象棋的计算问题,从而发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讲究问题呈现方式。对于问题,教师应把它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发现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问题的过程,因为对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来讲,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注重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创设教学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更重视教学效率,这是在高考所面临的紧张大环境下形成的教学模式,教师更愿意在课堂上集中讲授知识点,确保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高密度的数学知识,而后让学生通过做大量的数学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实际上,在这类教学方式下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能够较快学习数学知识,但难以应对题型变化,不会对数学知识进行灵活的变通,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因此,教师应改变这一教学方式,而采用数学情境引入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从而进行分析与运用。例如,教师在进行《立体几何》的教学时应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如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DNA双螺旋结构示意图、中华世纪坛、等图片,并引导学生从中找出一些常见的几何体。学生从这些图片中认识到空间几何体存在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教师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棱柱等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通过创设情境,教师在分析数学环境中的数学要素时了解数学知识,并对该数学知识所适应的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学生不仅能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学习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会以观察的眼光与较高的灵敏度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创设数学情境是高中數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应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总结学习经验为主。除以上几个方面以外,教学评价的创新同样是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考试分数为单一评价手段的评价方式,引入更加灵活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将学生的课堂表现纳入评价环节,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以及过程的成就感,让创新与学生更为紧密地融合起来,赋予课堂新的内涵,让课堂教学充满强烈的创新气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步入新的发展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