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活动

2019-01-13谭美霞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谭美霞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城门小学,江西 九江 332100)

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各个学段关于阅读教学的阐述中也都指出了朗讀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朗读作为阅读的有声形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声音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体会有声文字的语言美,获得别样的情感体验。阅读教学的朗读教学部分如果能够进行得合理、得当、优质,能够深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教学本身,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手段。朗读能够锻炼学生“读”的能力,包括读的流利程度,发声方式,高低顿挫,等等。朗读也是对书面文字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手段,朗读时,学生需要眼、耳、口、心相互配合,全面地调动了他们的感官,能够加深他们对阅读文字的印象,而且还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该怎么加强朗读教学的部分,朗读教学又有哪些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呢?

一、理解朗读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进行普通话正音训练,打好语音基础;具备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与指导的能力,有良好的朗读习惯,不指读、不喊读、不拖腔、不唱读、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颠倒语序;朗读教学要学会情感调动,朗读之前对课文理解,包括字、词、句、典故、读音,明确主题,理清全文结构,揣摩文章的内在逻辑联系,熟悉作者的语言风格;注意不同文体的朗读,诗词朗读要用饱满的感情与动听的声音,把原诗词作品向听者表达出来,以传达诗词的思想内容,引起听者共鸣。说明文的朗读,带着疑问朗读,读出课文趣味,朗读态度客观,情感深套其中,注意逻辑感受,读出说明层次。记叙文的朗读,感情要真实讲述自然,把握特点,突出主题,按照线索形成贯通语气。童话与寓言的朗读,要进行幻想空间,读出作品的境界,声音形式夸张,角色形象鲜明。

二、预留充足时间,挖掘学生的个性体验

虽然大多数教师都对朗读的重要性有较为清楚的了解,但是由于教学任务、教学资源、自身素养等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压缩朗读所占的时间和比重,使得朗读成为了语文课堂上的过场似的存在,自然效果如何也是可想而知。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预留充足的时间用于朗读课文中,通过充分地朗读,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和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得学生对课文内容能够产生独特的个性化体验。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充满了语言美、画面美,于是,在学习时,我就在课堂上预留了充足的时间来让对课文进行朗读,挖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个性化体验,以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字里行间所蕴藏的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课上,我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地方,并通过朗读把西沙群岛的可爱读出来。有的学生说“海水可爱,五光十色”,在读得时候就将重音放在了“五光十色”上;有的学生说:“海参可爱,懒洋洋的”,边朗读边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懒洋洋的海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有的说:“大龙虾样子威武”,在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语气是那么的自豪而高傲。这样,学生通过尽情的朗读,读出了自己对可爱的个性体验,读出了丰富的思想情感。

三、创设朗读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朗读情境。具體而言,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良好阅读环境,因为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和思想。所以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进而,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朗读活动中来,在朗读中更好地体悟文章内涵,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形成情感共鸣。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必须在创设的情境之下让学生充分地读,进而才会在朗读中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推进朗读教学。例如:在讲授《长城》这一节课时,由于教学目的之一便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出长城的雄伟气势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环境,通过巧妙的制作课件,将学生与作者、作品之间的距离拉近。具体而言,我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借助长城的纪录片来让学生真切感受这个气魄宏伟的工程,同时配以昂扬向上的音乐,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沉浸在所创设的环境中。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能够展现长城气魄宏伟的句子,在学生间进行交流,我再适时引导学生了解长城背后的故事,向学生讲述:“仅是从居庸关到大同一段约450千米的长城,就征调民工180万人”,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与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最后,在多次朗读中激发情感共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总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非常重要,对学生语言素养和文学素养的培养有重要帮助,教师要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自然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合理地采用朗读教学法,能够有效达成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教学中,范读、结合文章内容读、抓重点段落、背诵等都是朗读训练中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我们如果继续推广,相信朗读教学一定能为阅读教学的成效、语文学习的成效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