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2019-01-13石治家
石治家
(江西省广丰贞白中学,江西 上饶 334600)
乡土地理,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地方当地具有的地情,包括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乡土所指代的地理单位比较小,一般是一个县或市级行政区。对于一个人来说,乡土的意义就是指家乡、故土,乡土地理就是每个人自己家乡的综合地理情况,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能够重视学生身边的“大自然”,利用这个天然的教学工具辅助学生。
一、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近年来核心素养的提出,乡土地理资源利用已然成为开启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之门的一把“金钥匙”。第一,从心理学上讲,在中学生这个年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从身边的大自然中探求有趣的科学知识和自然原理,愿意亲自获得真理。第二,从教育学上讲,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如果能够跳出课堂的桎梏,自由轻松地从乡土地理资源中来学习知识,正符合教育学中的“寓教于乐”这一规律。我们的学校教育,几乎所有的地理课都是在课堂上,学校教师很少为他们提供野外求知的空间,学生一天到晚忙碌于枯燥的题海与原理之中,紧张而又劳累,身心的双重疲备,像一把双刃剑,不断地削磨着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他们感觉地理日益乏味。他们渴望走近身边的自然、走进身边的社会,更渴望能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学习东西。而乡土地理资源正好迎合了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满足其梦寐以求的愿望。如在讲城市交通运输网中的点汽车站布局时,我们可以避免一些空洞的说教,花一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市区实地考察,将市区车站位置都标在简易图上,最后再从图中找出其布局特点,分析其布局原则,学生们肯定会很兴奋也很认真,最后的效果也可想而知。或许,以后学生一听到上地理课总会很积极,特别是利用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教学,他们都会饶有兴味地积极参加,积极地去大自然中学习地理知识,在社会广泛接触的各种地理事物中学习地理知识,他们会变得更关心周围的事物与地理的联系,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会更敏感而好奇。一扇扇尘封已久的兴趣之门悄然敞开了,一堂堂地理课从此也变得充满欢声与笑语,一个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也由此而展开!
二、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教学,寓教于乐,能有机渗透德育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德育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立德树人,寓德育于各学科之中,寓德育于各种教学活动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地理教学中的乡土地理资源把学生带到更大更广阔的自然课堂中,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集体,参与活动的机会,加强了学生人际交往,使他们在互相帮助,服从集体,关心他人,严于律己中经受教育和锻炼意志,从而逐步成长。如在一次野外地貌实践考察中,有位同学在下坡时不心扭伤了脚,于是该班的班干部自发组织起来,轮流搀扶着他,照顾他,直到安全返校。利用乡土资源的地理教学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了人地和谐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他们或许会变得更加热爱生活,更加懂得珍惜生活。如在讲到环境问题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将同学们带到学校附近的小河边,让同学们亲眼目睹一条条臭水沟正源源不断地向河里流,两岸生活垃圾堆积如山,一些造纸厂的废水也肆无忌惮地涌向河里……。同学们一定会感慨、去深思!
三、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地理学习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适合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地理品格、地理素养。中学生学习地理,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学习有关书本上的理论,另一方面还要从身边生活中捕捉地理信息(如通过阅读、研究、调查、实践等)提升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信息化、网络化使得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而在地理教学中,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诸多问题,都生动地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乡土地理资源中具有很多有价值的、可利用的、与教学实际相吻合的教学资源。通过对乡土地理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可以帮助学生增进他们的区域分析能力、实践观察分析能力,潜移默化地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这些能力都是地理核心素养所要求要具备的能力,是地理学者应具备的素养。同时,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对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家乡和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乡土地理资源与地理核心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在乡土地理资源的学习中培养了观察力、提高了分析能力,在自然界中理解了书本上难以领悟的实际问题,印证了较抽象的地理原理,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结合,从而更好地提升了自身的地理核心素养。
四、乡土地理资源利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的淋漓尽致,创造了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他们由此会提出一些更新、更大胆的主张。有时也会和老师交流一些他们所见所闻,引发师生更深刻思考,极利于主体教学的实施。记得又一次我带领学生观察当地河流水文地貌时,他们在河边看到江心洲和河漫滩这些地貌,有的泥沙会堆积在河流右岸,于是他们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老师,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不一定是向右偏!你看,河的右岸不也堆积了泥沙吗?”于是我趁机向他们补充了河漫滩、江心洲的成因知识,并顺势引导设计了一个问题:什么季节看不到江心洲和河漫滩呢?这样的“灵机一动”引导学生去奇思妙想,让其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蹦出智慧的火花,这些都将会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的淋漓尽致。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乡土地理资源利用促使了教学相长,师生关系也变得更融洽和谐。为以后的教与学注入一笔师生情感投资,从而创造了教与学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