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策略

2019-01-13蔡元荣

魅力中国 2019年52期

蔡元荣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狮子中学,江西 九江 332100)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在有效教学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我也一直在寻找打造具有个人特色的高效教学课堂的方法。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有的教师会将大量的精力用于突破难点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知识基础的构建与化学思维的延伸,使得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不能达到教师的预期。这并不是有效的教学,具备高有效性的教学应当将学科特点、学生需求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初三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这门新课程,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助于提高成绩,培养兴趣,预习的作用主要有:一是有助于扫除听课中的和识障碍,明确新知识和原有知识间的联系,也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二是提高听课效率。由于在预习时总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盼望着上课时能得以解决,这样听课时必然目的明确,态度积极,注意集中,而且上课时可以把老师的思路与自己进行比较,了解老师是怎样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老师的思路比自己高明在何处。这样取长补短,不仅可以使知识掌握得更为扎实,思维能力也能得以提高。三是通过预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记忆的效率。由于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往往难以找出预习的依据,大部分学生都只是泛泛地浏览一遍。因此对教材中难度较大的内容,我列出了预习的提纲。例如,在讲化合价这一内容之前,我拟定了以下的预习内容。(1)什么是化合价?(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由什么决定?(3)在化合物里,氢、氧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是多少?(4)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该如何确定?(5)在化合物里,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与最外层电子数有何关系?(6)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为什么?(7)如何确定某他合物中,其中某一元素的化合价?依据是什么?例如,确定KMnO4和HCIO中锰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8)如何正确标元素的化合价?同时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后,完成课后习题。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学习自觉性大大增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兴趣是化学有效课堂的前提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激发人的巨大潜能,只有让学生对化学真正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才能让学生自觉地进行研究从而创造新知识。例如,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教师可以先做几个实验,如:“白纸显字”“清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等一连串有趣的现象,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秘,燃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整个课堂摘要:随着新课改向纵深方面的不断开展,我国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尤其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课堂是教学活动进行就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精心组织和准备教学内容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始终认为有效的教学必须始于对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的思考,一旦教师解决了这些问题,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并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因此化学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的基本要求就是教师精心组织和准备教学内容,形成逻辑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体系。

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全面并且充分的准备。一方面,教师要对教学对象有全面认识,学生容易接受哪种风格的教学方式,喜欢什么样的教学节奏等都是教师在课前需要了解的内容,只有将学习的信息牢牢把握在手中,教师才能高效应对教学变化,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教师要形成对教学内容的充分把握。我们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将知识点从书本上转移到学生的头脑中,更要考虑转移哪些知识,如何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等问题。也就是说教师组织和教学内容的实质是对教法、内容、展开环节的充分把握。只有教师将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都考虑得一丝不漏,才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的进度和质量。

四、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拓宽知识,发展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有目的地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如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比较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增加了钾、钠与水的反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待反应完全后,滴入无色酚酞,启发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去推断生成物,从而正确地书写反应方程式:2K+2H2O=2KOH+H2↑2Na+2H2O=2NaOH+H2↑。用實验验证了钾、钠比其它金属活泼。通过此实验为书写钾、钠与可溶性盐反应作了铺垫。学生容易理解:为什么2Na+CuSO4=Cu+Na2SO4的书写是错误的,启发学生写正确的反应言重式。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分组比赛的形式来教学,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预先准备好大量难度不大的题目,如书写反应方程式、写出物质的化学式、说出符号所表示的意议、确定某元素的化合价、说出某些物质的俗名、判断物质的类别、判断溶液的PH值、背诵重要概念等等,让每组中各学生轮流在盒子里抽出一道题,答对的给10分,答错的不给分且让全班同学给予纠正,最后累计总分看哪一组能胜出,而且胜出的该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一份小小的纪念品(每次只奖励一组),这样的活动形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气氛活跃、紧张、印象深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保持持久的记忆。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实验,重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